詩
隨著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落幕,一場席卷電視機前男女老少的詩詞嘉年華暫告一段落,而勇奪本季冠軍的上海16歲高中女生武亦姝,一時間成為全民點贊對象。
網友紛紛為她的才情所折服,稱“這個00后美少女滿足了人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span>
鳳眼長發,武同學顏值在線,身高還180!
@niiccckkkk:腹有詩書氣自華~
@二七九十三:“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武亦姝舉止談吐間無不流露出文化的涵養,很好看的一個節目。
@蔣啥啥:說話冷冷清清的,沉靜又有才女的靈氣,和她的名字一樣,柔中帶剛
還有網友心事浩淼,想到了傳承中華文化大業:
@特昂希依澳樂櫻的小秘密:武亦姝,是中華文化傳承的宣傳點。
@不愛加減乘除的小賤農:武亦姝妹砸真的好棒棒~也希望多多有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弘揚中華文化~
另有一小撮網友發出不明就里的“哀嚎”:
@Yingzz- : 這種新聞不能讓我媽看到……
@i千與千尋:武亦姝超厲害!而且人長得還好看長得還很高!看完中國詩詞大會我媽都懷疑我是一個大學生了。
據了解,16歲的武亦姝目前就讀于上海復旦附中,是名副其實的00后,雖然才讀高中,詩詞儲備量卻驚人,達到2000多首。
在以“月”為主題的飛花令比賽中,武亦姝驚才絕艷,輕松吟出《詩經·豳風·七月》(此詩為“國風”中最長篇)中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句,現場評委老師直接驚喜到合不攏嘴。
武亦姝的橫空出世,讓不少人感慨“長江后浪推前浪”。在與另一位大放異彩的才女陳更對壘取勝后,這位博士姐姐引用李白《上李邕》中詩句盛贊武亦姝: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泱泱大國,巍巍華夏,中華從來多才子,英雄自古出少年。縱覽中國文學史,幼而能吟詩、聰穎早慧、才華橫溢的好少年還真不少!今天咱就來盤點盤點那些文壇神童們,不過學渣們可要備好一顆大心臟!
1
駱賓王
駱賓王,“初唐四杰”之一。才思敏捷,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七歲時所作。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2
李 白
李白是中國詩詞大會中引用頻率最高的詩人之一。光說“月”字吧,“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人家號稱“謫仙人”,才名真不是蓋的!杜甫夸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且聽李白自己怎么夸自己:“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矣?!保ā渡习仓菖衢L史書》)
聽聽,十歲左右就翻遍了黃帝以來的所有書籍~!穿越來參加詩詞大會勢必力戰群雄的節奏!
3
杜 甫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詩仙”李白與“詩圣”杜甫齊名。李白五歲就閱覽群書,那杜甫同學呢?
在《壯游》詩中,杜甫這么回憶小時候: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p>
也就是說,杜甫七歲開始詠物,九歲就寫了一麻袋大字,十四、五歲人們夸他堪比東漢漢賦大家班固、揚雄??赡苡型磺宄h大賦這種文學形式,就說它的特點吧:鋪張揚厲、汪洋恣肆,有多少才就暴露多少……
4
王 維
盛唐“山水田園詩”代表詩人王維,少有才名,精通音律、詩書畫。
王維很早就開始寫詩了,在與武亦姝同齡時,王維洋洋灑灑寫下長樂府《洛陽女兒行》: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也是出自王維之手哦~
與后期鐘情禪修、清靜相比,16歲的王維還是個熱血少年,對無所事事只顧炫富的白富美們進行了嘲諷、抨擊。
5
白居易
據宋人尤袤《全唐詩話》記載,白居易十六歲時到長安,帶了詩文謁見當時的大名士顧況。
“長安居大不易”,老前輩客氣地告訴他帝都房價很貴。年少的白居易不吃這一套:我有才,我驕傲!
他拿出了這首在中國婦孺皆知的詩歌《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多么生機勃勃的生命意象!不但顧況擊節贊嘆,千年以來更備受人們喜愛。
6
韓 偓
晚唐詩人李商隱(字義山)才高聲大,他卻盛贊一個10歲的小男孩有才,自己要被他拍死在沙灘上了。
這小男孩叫韓偓,也是晚唐詩壇的代表人物。李商隱是他的姨夫。
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中寫道,“偓小字冬郎,義山云:嘗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句有老成之風。因有詩云:‘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好家伙,十歲就開始讓大文豪顫抖了!
話說,這個韓偓有一首七絕非常著名,叫做《已涼》,感受一下: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7
李清照
前面這么多男性詩人,男同胞要自豪啦!不過放在最后這位,小編想重點突出下,她就是宋代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少女早慧,南宋人王灼稱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F在中學生們都會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據考證,這是李清照16歲時的作品。
就在這首《如夢令》創作時間前后,李清照還有一首寫盡少女活潑青春的詞《點絳唇》傳世: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p>
玩秋千玩得滿頭大汗,怕與客人撞見,急跑時把頭上金釵都丟了,活靈活現!話說古代貴族美少女的生活真瀟灑啊~
著名現代詩人臧克家曾為李清照紀念堂題寫對聯: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