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收復漢城不久,我接到志司電令: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等主力均位于漢江北岸休整3天。
到1月8日,志愿軍己將敵人驅逐至北緯37度線附近的平澤、安城、堤川、三陸一線。就在這一天,彭德懷司令員毅然命令各軍:停止追擊!
有人提出:現在敵人望風而逃,大規模潰退,漢城也收復了,為什么停止追擊?為什么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地把美國鬼子從朝鮮半島趕下大海去?
后來,我才知道:當時的蘇聯駐朝鮮大使拉佐瓦耶夫指名道姓地質問:哪有打了勝仗卻不追擊敵人的?哪有這樣的司令?他堅持主張,繼續追擊,一直打到釜山,把敵人趕下海去。
彭總為什么在這個關鍵時刻發出停止追擊的命令?我當時是這樣理解的:當我軍突破敵人在北緯38度線的防線后,敵人每天以30公里的速度撤退,退得那么快,退得那么遠,整整一個緯度啊!彭總以敏銳的觀察力,覺察到敵人放棄漢城、水原、誘我南下是一個圈套。敵人企圖誘我南下到洛東江,而東線美軍陸戰一師、美三師、李偽首都一師等部隊不用下軍艦,就可以重演類似仁川登陸的故伎,陷我志愿軍于危險境地。彭總于1月7日召集志愿軍其他首長討論戰役的進展情況時,突然在桌子上猛擊一拳說:
“絕不上美國人的當!我們要當機立斷,停止追擊,結束第三次戰役。”
彭總同時指出:志愿軍的困難越來越多,氣候奇寒,凍傷人員劇增;部隊連續打了三個戰役,糧、彈、人員都急需補充;部隊又很疲勞,需要整休恢復體力;加之后勤供應不上,部隊己經無鞋穿……彭總還從軍事指揮上認為:部隊在漢城以南停止前進比較主動,因為這里地勢北高南低,可以控制漢江,既可進又可防,對我們比較有利。彭總于1月10日會見金日成首相,樸憲永外相,以上述理由說服一些同志,取得了一致意見。
于是,中朝聯合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命令人民軍第一軍團進入漢城,接替我們一一六師防務;命令五十軍過漢江進占水原,接替我軍三四八團防務,命令三十八軍一個師過漢江進占水原,掩護部隊休整。
我深切地體驗到:第三次戰役,突破臨津江直搗漢城,表明了彭總高瞻遠矚,運籌有方。而當我們進占漢城、扼守水原之后,又命令我們停止追擊,更顯出了彭總戰略指揮的正確和戰術指揮的藝術.
我后來還知道:那個蘇聯大使把這件事反映到斯大林那里去了。彭德懷給毛主席發電報。毛主席把彭德懷的意見轉給斯大林。斯大林很快回電表示:彭德懷將軍的意見是正確的,率領中國志愿軍以劣勢裝備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是當代天才的軍事家。同時,斯大林批評那個蘇聯大使,不準他再亂發表意見,后來又把他調回國去了。
解放漢城以后,沈啟賢參謀長調到志愿軍空軍和中朝空軍聯合指揮部去當參謀長。我真舍不得這個很有經驗的參謀長啊!
關于沈啟賢這次的調動,李雪三副政委問過他:“老沈,你是怎么調到空軍去的?”
“我聽說,周恩來總理說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點名要劉震當志愿軍空軍司令員,點名叫我去當參謀長。”
那是個白天,沈啟賢乘吉普車從朝鮮前線趕回了祖國。劉震司令員開玩笑說:
“老沈,你這個將要指揮志愿軍飛行員打擊美國空中強盜的參謀長,竟敢白天坐車走,我看是鉆了敵人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