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伊朗,女性佩戴頭巾是當地的風俗,包括從外國來的女性游客,也要入鄉隨俗。伊朗的頭巾分有兩種,波斯語叫“魯薩里”與“赫賈布”?!棒斔_里”類似于一塊絲質紗巾,色彩較為豐富,直接罩在頭上,穿戴時在脖子處打個結,或者披在肩上,一般年輕女性使用者居多;“赫賈布”則是提前裁制好的專用頭巾,多為單色,不用打結,直接套在脖子上,使用者一般為中老年女性、公務員和教師等。(下圖為兩種頭巾的區別。)
“魯薩里”式頭巾
“赫賈布”式頭巾
2,在伊朗,女孩一般從上小學開始就要出門佩戴頭巾,再小一點的則沒有關系。但是不論任何頭巾,都不需要遮臉,至于穿長袍完全看個人意愿,沒有強制性。
伊朗可愛的小女孩
伊朗女性身穿長袍
3,伊朗本國人民因受階級貧富差距影響,所以穿衣風格,面料檔次各有不同,男士有錢的一般是西裝革履,正常的工薪階層也以西裝為主。其他職業,比如說大巴扎里面的送貨人員和司機,一般都比較隨意點,牛仔、夾克等。
4,伊朗的食物也具有本地的特色,價格便宜的同時,飲食習慣也與中國比較相近,伊朗人特愛米飯,尤其是各種的炒飯和拌飯,幾乎頓頓都必不可少。這里的各種特色美食總有一樣可以對上你的胃口,低廉的價格能讓你全都品嘗一遍。超市的可樂1塊錢左右,3張伊朗大餅1塊錢,2.5公斤橙子才4塊錢,簡直就是“白菜價”,就算不買,熱情的商家也會送你一點嘗嘗鮮。
5,伊朗本地還有一種主食叫馕,種類比較豐富,有的上面有芝麻,大街上有很多專賣馕的小店,有點像國內的鍋盔,但是更有嚼勁。家庭主食主要是“庫比德”,是一種壓碎的牛肉烤的肉串,和蒸熟的米飯配在一起。當然接待客人時一般都會做得比較豐盛,以晚餐為主,羊排、牛排都會配上檸檬和烤番茄,馕配酸奶。
馕,一元三個
家庭主食“庫比得”
6,伊朗烤肉的種類不算很多,調味料也比較單一,比國內新疆的肉菜口味清淡不少。伊朗的本地特產是開心果和魚子醬,前者滿大街都有賣,價格比國內便宜很多,算是伊朗國民的休閑食品,而后者是高大上的昂貴食品,一般很少能夠吃到。
開心果
“冒牌”魚子醬
7,伊朗是一個自然資源很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已探明的儲量居世界第二位,鋅礦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銅礦儲量居世界第三位。該國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
德黑蘭
8,伊朗也采用十二生肖紀年,但沒有“龍、虎”,卻有伊朗人崇尚的“豹、鯨”,明年就是伊朗豹年。
9,菠菜原產自伊朗,在唐朝時才被作為貢品傳入中國,當時還叫“波斯草”。
10,波斯地毯是伊朗的國寶級特產,通常融合了羊毛、棉、真絲、金絲和銀絲等多種材料,神話中它具有飛行的魔力,現實中它擁有極高的身價,最高可賣到上千萬美金。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從天然植物和礦石中提取,染色經久不褪不變,以抽象的植物、伊斯蘭文字和幾何圖案進行構圖。
波斯地毯
11,伊朗是“藏紅花”的原產地和最大生產國。明朝時,這種名貴植物經西藏傳入中原地區,所以被稱為藏紅花。而且被譽為比黃金還珍貴的,世界上最好的藏紅花產自伊朗馬什哈德地區。
藏紅花的花瓣是紫色的
花蕊是紅色的
12,波斯豹是伊朗國寶,頭軀長達兩米,是眾多豹亞種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目前僅有1000只左右,屬于世界級瀕危物種。
13,伊朗人的住宅布局和我們國內有所不同,客廳很大,鋪上地毯后,一家人席地而坐喝茶聊天,一般聚會的活動都在地毯上進行。而相比之下,臥室、廚房和洗手間就很小了。在伊朗人家里的衛生間內,都接有一根單獨的水管,相當于衛生紙吧。伊朗的地毯舉世聞名,一條好的地毯基本上算是家里最值錢的物件之一。在伊朗大學的宿舍也是如此,每間宿舍都鋪有地毯,基本上除了寫字和睡覺,只要在宿舍里,伊朗學生就會坐在地上。
14,在伊朗的首都德黑蘭有快速公交運行,當地的公共交通工具以地鐵、公交車和出租車為主,當然所有的私家車都可以作為出租車載客,也有專門的出租車行可以電話預定。公交和地鐵都是男女分開的,男士座位在前,女士座位在后。
地鐵
公交車
15,盡管德黑蘭的公交系統已經越來越完善,價格也便宜到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如果沒有出租車的話,去很多地方也很費時間。伊朗的油價基本上相當于水的價格,但并不意味著出租車就一定便宜,而且本地人和外國人是兩個價。出租車絕大多數不打表,上車之前和司機談好路程和價錢,談成了就開路。另外出租車是可以拼車的,如果不提前跟司機談妥,他會在半路停下來招攬其他乘客。
16,在伊朗,不管是出租車還是私家車,在路上行駛都特別剛猛,三車道的馬路五車并排通行是常事,山城的路況在復雜,也擋不住伊朗人瘋狂開車。
17,由于當地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和嚴厲的管理規定,出租車的車況千差萬別,可能一輛早該報廢的汽車,刷刷漆仍然可以上街拉客,除了喇叭不太響到處都響的出租車我們也不是沒有坐過。而且德黑蘭的出租車司機藝高人膽大,一邊喝茶一邊開車(對,沒錯,白酒杯大小的茶杯,如下圖),隨便闖紅綠燈,隨便并道,隨便倒車(馬路上),隨便逆行,60邁過彎,關鍵是手動擋,夏利開出法拉利的感覺就是他們了!
18,飲酒是伊斯蘭的禁忌,當地對此管理也非常嚴格,飲酒和販酒就跟吸毒和販毒一樣,不僅明令禁止,而且還以罪論處(當然嚴重不嚴重是另外一回事了)。伊朗流行無醇啤酒,也算是一種自欺的手法來過過嘴癮。
19,大部分伊朗人的業余生活并不豐富,在當地是連唱歌都不大允許的,無非就是去茶館喝喝茶,或者在花園的草地上各種閑聊,大晚上公園燒烤。但是當地人的素質還是很好的,不管多少人聚在一起,走的時候地上一片垃圾也沒有。
20,關于生活方面,伊朗飯對中國人來說僅僅是能填飽肚子,沒啥味道,他們愛吃酸,幾乎沒有辣的東西(一些伊朗南方人可能愛吃辣)。這邊的食材特別少,比如蘑菇只有口蘑跟平菇,金針菇、白玉菇、杏鮑菇通通都沒有,綠葉菜也特別少,最常吃的是土豆、洋蔥和西紅柿。烹飪方法也是很單調,要么燉,要么炸,要么烤。
21,伊朗的水果都很甜 ,可能跟自然環境有關系,特別是當地的大黃瓜,也算是一種特產吧,吃起來又脆又甜,跟國內的黃瓜完全不一樣。
22,伊朗的醫療水平在中東地區算是比較好的,經常有阿富汗人,伊拉克人過來看醫生。醫生在伊朗可是個很吃香的職業,隨便從學校里問一個學生理想職業,百分之八十回答都是醫生或者護士。伊朗的醫生一般都會到私人診所工作,因為醫院每天的工作量大概只有4個小時左右。
23,伊朗的商店里賣的零食很多都是仿歐洲和仿美的品牌,一樣的味道,一半的價格,物美價廉。在伊朗是沒有肯德基的,但是有很多山寨版肯德基。
24,伊朗人喝茶都要用糖做的勺子攪拌,可能是當地的茶葉品質不太好。伊朗人很愛喝茶,特別是紅茶,也是當年從中國傳過去的,但是為了掩蓋當地劣質茶葉的澀味,他們喝茶都要加糖。
25,除了我國,伊朗也擁有長城,而且是號稱“世界第二”的長城。在5世紀到7世紀,伊朗的薩珊王朝為了防范匈奴人的入侵,在北部修建了一條長城,長度僅次于中國長城。如今已成互不相連的幾段,最長的一段接近200公里,位于伊朗北部的戈爾干地區,被稱為戈爾干長城。這個長城的配套還不錯,旁邊還有一條專門的運河。
26,伊朗面積雖然不大,但世界遺產非常多。伊朗共有24項世界遺產,其中包括2項自然遺產,22項文化遺產。數量上居世界第10位與美國并列。伊朗之所以擁有這么多文化遺產,和伊朗的歷史有關。要知道這片土地上誕生過著名的波斯帝國,這個國家對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
27,伊朗官方語言為波斯語,波斯語已有超過2500年的使用歷史,留下了可觀的文獻記錄。波斯文學舉世都予以很高的評價。波斯語詩韻和歌詞的優美,也獲得全世界的贊嘆。現代波斯語中,有近40%的詞匯來自屬于閃含語系的阿拉伯語。
28,伊朗人特別喜歡給鼻子整容,亞洲人普遍以高挺的鼻梁為美,而伊朗人卻經常要把鼻梁削小,削平。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有妹子鼻子上貼著膠布或者創可貼(如下圖所示),這表示她剛做完整鼻手術。有時也能看到男人做這個整鼻手術。
29,伊朗的各種節日非常多,數不過來,外國人稍不注意就發現又過節了。比較重要的節日比如諾魯孜春節,也有宗教性節日比如開齋節、阿舒拉節等。每到節日期間,伊朗人很愛出游,各個旅店房間緊張,價錢飛漲,經常預定不到。
30,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于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然而德黑蘭的空氣質量很差,污染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