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點也不想回到18歲”
“我今年51歲了。”楊瀾語氣平靜,沒有一絲怨怠,一如當年《正大綜藝》時,她說“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一樣自然。
能夠如此從容地面對衰老,楊瀾自有她的開闊心境和廣袤天地。
她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給她取這個名字的時候,是希望她能像海浪一樣開闊,不局限于生活的泥淖。
一路走來,楊瀾也沒讓父親失望。
她成了“大女人”的代名詞,知名媒體人、慈善家、暢銷書作家,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無論是在媒體領域,還是在商業領域,都能將事情做到極致,成為當代女性的精神領袖,行為標桿。
即使成功至此,楊瀾一點也沒有膨脹。為人處世,溫和優雅,幾乎可以說是“知性女人”的鼻祖。
我們總感嘆美人遲暮,討論明星的贅肉和皺紋,但在楊瀾身上,卻從未出現這樣的詞語。她的生命、樣貌、氣質,仿佛一直停留在全盛階段。
究其原因,楊瀾有著良好的家庭教養和獨立的思考能力。
中學時,楊瀾就開始大量閱讀。
彼時,書籍珍貴異常,她讀的大部分書來自同學的傳閱,遇到喜歡的,甚至不惜手抄珍藏。
后來,北京有了大型圖書館,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都能夠被借閱到,楊瀾便開始拼命啃書。
從薩特、歌德到尼采、弗洛伊德,從存在主義、浮士德到酒神精神、潛意識,楊瀾如數家珍。“那時討論人生和世界的存在意義和價值,是年輕人之間最流行的溝通方式”,楊瀾說。
對楊瀾影響最大的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她第一次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看到人對真理,對愛的追求,竟如火如荼,強烈到可以焚毀肉體。“正是這些書,讓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視野和想象。”
畢業之后,趕上央視《正大綜藝》招募主持人。要求是:樣貌純情、善解人意。
“你覺得你漂亮清純嗎?”制作人問。
“為什么女主持一定要在從屬地位,為什么她一定要清純、可愛呢?做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見解,不是嗎?”
楊瀾的一通反問,讓制作人看到她身上獨立思考、清醒思辨的新女性特質。帶著對傳媒行業的探索,楊瀾登上《正大綜藝》的舞臺。
讀書不僅讓楊瀾具備思辨能力,也給了她高情商,讓她能在遭受質疑的時候保持優雅、得體。
2009年,楊瀾做客一個節目,主持人拋出一個犀利的問題:“女人是嫁得好重要,還是干得好重要?”
“女人干得好是基礎,嫁得好是必然。”楊瀾的回答,收獲經久不息的掌聲。
楊瀾的優雅,幾十年如一日,在談到變老的時候,她坦言:“我不愿回到18歲。”
“18歲固然有很美好的記憶,但18歲的困惑、糾結、煩惱更多。對于年齡、時間,我都是一種從容接受的態度。我的時間沒有白過,我用它交換了非常豐富的人生經歷。”
張愛玲說:“真正的女人只會死,不會老。”
變老,從不該意味著女性魅力的缺失,而是內心的干涸和靈魂的萎縮。
楊瀾,一個媒體人,一個企業家,一個作家……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活動中,她始終用書籍填充自己的內心,不斷注入能量,以豐厚的學識、獨立的思考、開闊的心境享受生命帶來的一切,永遠血色鮮麗,優雅動人。
閱讀,是生命的化妝
無論關不關注楊瀾,你大概都聽說這么一段話: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學、讀那么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后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我的發小婷婷,她的人生,真真切切地體現著這段話。
婷婷的老公是她大學同學,畢業后,兩人順利成章地結婚、生子。從此,婷婷成了一名全職家庭主婦。
“你也應該早點結婚,有個家庭比什么都重要。”才結婚那幾年,婷婷經常這么跟我說。
然而,婷婷的優越感并沒有持續很久。
一開始,丈夫覺得自己忙于工作,她一個人打理家庭很辛苦,無論是在言語上還是在禮物上都能體貼。
可時間一久,丈夫就把她的付出視作理所當然,不僅不承擔家務,而且總有諸多抱怨。
近兩年,婷婷的處境更糟糕。
丈夫常常出去應酬,半夜才回家,倒頭就睡,連句話都不說。
兒子更讓她揪心,沉迷游戲,常常通宵,她一遍又一遍地催他睡覺,兒子居然跟她吵起架來。
“我一心一意為家庭付出,任勞任怨,怎么他們就看不到?”婷婷抱怨道。
“你太不把自己當回事,沒有自己的生活和價值,怎么能指望別人尊重你,愛護你呢?”我毫不留情地說,“這都是你活該!”
30出頭的婷婷,因為一心撲在家庭上卻得不到認可,苦大仇深,生生把自己活成40歲。
如今的她再也沒有少女般的水光肌,褪去年輕的皮囊,只剩下滿臉的皺紋,整天都在為家里瑣碎的事情愁眉苦臉。
“可是除了家務,我還能干什么啊?”
“我記得上大學那會你特別愛讀書,特別喜歡楊瀾。”我說。
“對!”婷婷突然興奮起來,“楊瀾真是優雅又灑脫啊~”
“既然是你偶像,你可以學學她嘛~”
戀愛一年結婚,育有一雙子女,和丈夫風雨同舟24年,每次出現在公眾場合,還是一副濃情蜜意的模樣。楊瀾的家庭生活,簡直是婷婷的夢想。我建議婷婷研究一下楊瀾的家庭經營之道。
婷婷低下頭,嘆了口氣,“人家長得好看,有氣質,丈夫孩子自然愛她,我拿什么跟人家比?”
“氣質也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通過讀書修煉得來。并且,漂亮不是幸福婚姻的保障,婚姻都是需要經營的。”
婷婷點點頭,“我也知道讀書肯定能幫到我,但每天忙里忙外,要想撿起書本,怕是很難啊。”
“你可以聽書啊,楊瀾在很多平臺都有課程,書單,現在訊息這么發達,不用局限書本也可以學到東西~”
隨即,我把自己收藏的《楊瀾書單:親授新女性的成長方法論》分享給她。
婷婷如獲至寶,當晚就聽起來。
半個月過去,婷婷約我喝下午茶。還沒開口,我就感知到她的改變:她簡直容光煥發。
“我好像找到人生方向了。”
這段日子,做早飯時,她會把手機放在圍裙里聽;兒子在房間學習、丈夫在客廳看電視時,她就坐在沙發上聽,每天聽1本,到現在已經聽了一半。
“楊瀾推薦的書,真的是女性成長的法寶。”婷婷毫不掩飾她對楊瀾的崇拜:“我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楊瀾那樣的女人。”
《楊瀾書單》不僅充實了婷婷的內心,幫她找到生活的樂趣,這種積極的變化,也反映在家庭生活上:每天面對老公和孩子的時候喜笑顏開,家庭氛圍不知不覺中好了很多。
他們說,她好像變了一個人,變得更開心,也更有魅力了。
林清玄說:“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閱讀,便是一種生命的化妝。
它能改變女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塑造女人的知識結構和舉止修養,用豐富的精神世界來點綴自己,真正地做到反轉時光,琢顏如玉。
愛讀書的女人,不會變老
人的外貌會隨著時間改變,我們沒必要太驚慌。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改變,學會在光陰流逝中找到與自然的平衡點。
皺紋也是在講述人的故事,有故事的臉蛋,會永遠美麗,因為那里鐫刻著生命,烙印著生活。
楊瀾表示,很享受目前的狀態。“我還有好奇心,探索能力,還有嘗試的愿望,也還有不斷創新的驅動力。”
在她看來,這些內在的力量,讓自己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精彩。“我現在收獲的人生體驗,是我不愿意和任何人,包括時間,做任何交換的。”
而楊瀾口中的豐富的人生體驗,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書籍,或者是以書籍為基礎的。歲月會把你變成婦女,閱讀卻能讓你成為富女,帶給你笑對生活的從容,和與眾不同的氣質。
但不知道讀什么書、讀不進去、沒時間讀……確實也是大多數人面臨的問題。
為了幫助數千萬女性解決這個難題,有書特邀楊瀾女士為大家帶來《楊瀾書單:親授新女性的成長方法論》。
作為一個成熟知性的女性,楊瀾本身就值得品味,更何況,她對一本書的解讀還包括:數千本書的文化積淀;全球各領域知名人士的思考和心得;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數不清的成功經驗……
與她共讀,80%身處困境的女性,都獲得舉重若輕的力量。
第一階段:你在家庭、自我、事業之間找到平衡捷徑,看清楚女人之間拉開差距的原因;
第二階段:你能很好地處理與愛人、孩子、未來、內心、身體和自然的6大關系,把生活給的爛牌打精彩;
第三階段:你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形成獨立的思考,活出自己的魅力與幸福;
第四階段:你可以應用全球頂尖女性的智慧、閱歷,為自己的行動加冕,不再懼怕年紀,成為別人眼中的高級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