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萬科A為代表的藍籌股出現(xiàn)了迅猛崛起的走勢。其中,以萬科A為例,截至本周三收盤,該股股價已經(jīng)較上周五收盤價上漲了27.84%,對整個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拉動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受萬科A股價接連拉升的影響,近日保險、銀行、券商等超級權重板塊同樣出現(xiàn)了大幅拉升的走勢,并打破了近期持續(xù)盤整的僵局。至此,在多個權重板塊的合力拉升影響之下,實際上也給短期A股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影響。
然而,在A股市場中,卻經(jīng)常上演著風格轉換的行情。就以前期為例,在中小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出現(xiàn)普漲的大背景下,以銀行、保險為首的超級權重板塊卻基本處于橫向震蕩的格局,由此也形成了市場“八二”行情的演繹。
不過,對于近日權重股的異動表現(xiàn),卻再度讓市場進入了另外一種狀態(tài),即逐漸從“八二”行情轉變?yōu)椤岸恕毙星椋袌龅某醋黠L格再度發(fā)生了巨變。
事實上,在當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已經(jīng)基本很難出現(xiàn)齊漲齊跌的行情。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以銀行、保險為首的超級權重股票占比市場的權重太高,而其異動表現(xiàn),也將會給市場帶來極大的影響力。試想一下,若市場出現(xiàn)全面普漲的格局,則意味著市場指數(shù)早已飛天,這也明顯不符合管理層的“慢?!崩砟?。至于另一方面,則在于市場的投資理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其中,在A股市場中,基本是以資金作為主導,也就是基本離不開“成也資金,敗也資金”的格局。顯然,在此模式之下,市場對股票的基本面狀況并不是其首要關注的地方,而更吸引市場關注的,卻當屬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大小以及股性是否活躍等問題了。
由此可見,在市場投資理念出現(xiàn)明顯差異化的大背景下,實際上也給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操作矛盾性。
實際上,對于A股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幾乎離不開一個共性,即持股周期較短,換股頻率較為頻繁。顯然,對于這種操作特性,投資者更愿意追逐差價利潤,或更傾向于向中低市值的股票靠攏。相反,對于以銀行、保險為首的超級權重股而言,其差價優(yōu)勢并不顯著,而其整體運行走勢也偏向于呆滯,由此也很難讓投資者從中獲得豐厚的利潤了。
其實,對于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超級權重股票,更適宜立足于中長期投資的穩(wěn)健型投資者。具體而言,主要存在幾方面的優(yōu)勢。
其中,價格波動風險較低,且在大盤指數(shù)出現(xiàn)非理性下跌的過程中,往往會成為指數(shù)護盤的重要對象,從而減少整體虧損的幅度。與此同時,因這類股票更多屬于一種護盤工具,且基本屬于機構扎堆,散戶云集的類型。由此一來,實際上也縮小了其價格波動的范圍,價格走勢趨于平穩(wěn)。
再者,根據(jù)近年來的分紅狀況來看,這類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基本保持較高的水平。其中,對于部分銀行股以及保險股而言,其近年來的平均股息率基本達到5%以上,有的甚至高于7%。至此,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偏弱,且急需依靠投資追趕真實通脹率的投資者而言,中長期投資這類品種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時下,中國股市經(jīng)歷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去杠桿化”過程之后,目前市場杠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已經(jīng)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在場外配資渠道遭遇致命性打擊之后,市場的流動性多源自于場內(nèi)融資渠道。至此,新增流動性仍未大舉進入A股市場之際,實際上也從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市場反彈的高度。由此可見,對于超級權重股的異動表現(xiàn),實際上其上漲的持續(xù)性還是值得質(zhì)疑的。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當前市場的權重設置,銀行、保險以及券商等權重板塊在整個市場的占比權重還是相當高的。換言之,對于這些占比權重龐大的權重股而言,只要其股價出現(xiàn)一定的異動表現(xiàn),則將會輕易把指數(shù)拉起。如果這類權重股再度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力上漲的行情,則市場指數(shù)短期內(nèi)攻擊4000點,也就成為了輕而易舉的事情了。然而,鑒于當前市場的資金面狀況,權重股的上漲持續(xù)性仍然有待觀察,而在這些權重股票大幅拉升的背后,或許也與部分基金機構年底做高市值的行為離不開關系。
由此可見,雖然近期人民幣加入SDR等重大事件對相關權重股構成長遠性的影響,但考慮到當前市場的資金環(huán)境,近期權重股的價格異動,還不能成為股市進入大藍籌時代的充分理由。至于市場的風格是否已經(jīng)發(fā)生了轉換,或許我們還得需要緊盯近期龍頭股萬科A的臉色!
(責任編輯:DF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