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推動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社會組織。”因此,探索研究如何發揮經濟類行業協會商會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就顯得較為現實和迫切。
商會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產生而產生、發展而發展的商會,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也是維護正當市場競爭和有序市場秩序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在政府與市場主體——企業之間的中間組織,它服務于政府,服務于企業,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中介作用,是整個市場經濟運行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它比政府更加接近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更熟悉企業界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能夠在政府的利益與企業的要求之間做出平衡;它能更加靈活地做出決策,對中小企業提供及時的幫助或援助。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企業更需要商會組織。在世界經濟一體的新形勢下,我國經濟越來越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越來越融合,企業要做大、做強,就必須面向當前國內外市場。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行業商會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作為單個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一定會碰到許多干擾,比如用戶與消費者、媒體、政府以及同行業的各種競爭手段等等。對這樣的現象,單個企業去應付,力量有限,只有形成一個行業組織,通過群體的力量,才能在這些問題出現的時候有一個應對的條件和平臺,商會就起到這樣的作用。同時,單個企業需要在行業中參與一些行業共同性問題的探討和研究,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發展。因此,在發展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是非常需要行業商會的,商會在中國幾十年、在國外幾百年的發展歷史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目前商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商會組織尚處于發展初期,商會的作用遠遠未得到發揮,有的僅處于組建階段,有的雖已組建但工作難以開展。以紅河州為例,目前有州行業商會8個,縣市級行業商會77個,州級異地商會7個,縣市級異地商會9個,鄉鎮商會111個,全州各級各類商會數量不多、服務會員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力度不夠。究其原因,首先是沒引起政府足夠重視,未得到企業的認可,商會本身權利和義務還不明確,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手段欠缺,企業的重要決策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依賴于政府,企業將商會看作一般的民間組織而很少理睬。其次,由于商會的職能發揮尚未到位,社會認可度不高,致使商會發展會員單位的工作難以開展,更談不上發揮作用。再次,是商會的自身建設相當薄弱,思路不清晰,工作力度不大,工作難以開展。目前我國商會的現狀與我國歷史上的商會組織和目前國際上的商會組織形成了很大反差,這種差距的加大勢必會影響我國經濟與國際接軌和發展步伐,欲盡快改變我國商會目前的現狀,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各級政府機構改革中有關部門遲遲不愿將分流出的職能移交社會中介機構,仍由政府有關部門包攬,形成既管又不管,管又管不過來或管不好的局面,影響了商會組織工作的開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商會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商會發揮應有的作用,各級政府必須站在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度,從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視角,擺正商會的位置,賦予商會必要的職能并以法規的形式加以明確,將政府管不過來又管不好的職能分流給商會管理,加快與國際商會接軌的步伐。
發揮商會作用助推經濟發展
當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商會的崛起,與此同時,商會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政府——中間組織——企業“三元”市場體系中的中間組織,商會具備“承上啟下”與“合縱連橫”的重要功能,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簡政放權,加快政府向商會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依據《行政許可法》,結合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將宜于行業協會、商會承接的政府事務性、輔助性職能逐步轉移給行業協會、商會,以拓展其發展空間,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這些職能主要有行業管理與協調性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與服務性職能和技術服務與市場監督職能三大類,包括行業準入資質資格審核、等級評定、行業標準、行業評比、行業領域學術和科技成果評審、法律服務、宣傳培訓、公益服務、行業調研、統計分析、決策論證、資產項目評估等。要加快建立政府向行業協會、商會購買公共服務制度,制定出臺具體實施辦法,明確規定政府部門授權或委托行業協會、商會承擔管理服務事項,由政府各部門提出年度購買服務的事項及要求,納入部門年度財政預算,由同級財政支付。部分特殊事項在一定時期可以實行定向購買服務。
加大扶持,大力培育發展新興行業商會。加大對行業協會、商會的財政扶持,探索建立行業協會、商會扶持發展專項基金。建議由財政每年撥出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行業協會、商會發展專項基金,重點扶持行業協會、商會的發展。圍繞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加大培育發展新興行業協會、商會的力度,打造新型行業協會的品牌。堅持“寬進嚴管”的方針,放寬行業協會、商會的準入門檻,允許適度競爭,加快培育、組建新的行業協會、商會,優先在地方經濟發展的戰略支撐行業和政策導向行業,如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特種經營等領域,引導和推動企業加快新建一批行業協會、商會,為行業協會、商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作者系中共紅河州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