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系統的首要價值
——羅爾斯
死亡賠償金的屬性問題,自出現以來便存在爭議,不僅僅是在法律從業群體內部的觀點無法統一,在理論界和實務界也一直爭論未休。
2001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7號】第九條“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首次明確將死亡賠償金定性為精神損害賠償范圍。
2003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3)20號】第31條,則又將死亡賠償金界定為物質損害賠償金,并單列條文規定將其與精神損害賠償區別開來。
2010年施行的《侵權責任法》第16、22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四條,又再次明確死亡賠償金是與精神損害賠償并列的分別賠償的項目,并將被撫養人生活費計入死亡賠償金。
因此,雖然自2003年后,死亡賠償金屬于非精神性損失的定性在立法層面基本被確定下來。但目前仍因《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僅僅明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的規定,導致司法實踐中死亡賠償金是是否應當支持的觀點仍無法統一。
為了解司法實務中“死亡賠償金”的支持情況,筆者就此問題對各地高院、基層法院的司法判例進行檢索。檢索結果顯示,自2012年刑訴法司法解釋施行以后,除了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的案件外,大部分地區高院對于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的死亡賠償金,都選擇了不予支持的態度。僅有小部分地區基層法院選擇了簡單論述、模糊處理的做法【如①林姹箐故意殺人案,(2019)浙10刑初13號,被告人林姹箐的犯罪行為給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合理部分依法應予賠償。②姜俊玲故意傷害案,(2019)黑0502刑初28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王某某、李某甲、李某乙主張死亡賠償金…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姜俊玲應予賠償】。
同時,根據檢索結果發現,不同訴訟策略的選擇,也在一定程度影響到死亡賠償金的訴求被支持與否,以廣東地區的司法判例為例:
一、僅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予支持
1、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范圍限于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精神撫慰金、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不屬于刑訴法規定的賠償范圍。
①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精神撫慰金、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均不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上訴人要求賠償相關費用的請求與該規定相悖,本院不予支持。【(2018)粵刑終424號】
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范圍限于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死亡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伙食費等依法均不屬于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的范圍。醫療費、喪葬費、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的賠償請求符合法律的規定予以支持;訴請賠償伙食費、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請求依法不予支持。【(2017)粵刑終907號】
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仍有爭議
1、受害人家屬單獨提起的民事賠償范圍為“物質損失”,并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
①本案系因洪某駕駛非機動車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犯罪行為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故本案的法律適用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為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規定:“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根據上述規定,我國法律對犯罪行為被處罰后,受害人家屬單獨提起的民事賠償范圍作了明確規定:為“物質損失”,并不包括死亡賠償金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綜上,申訴人的再審請求缺乏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2018)滬民再27號】
2、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已經不是精神損害撫慰金,也不屬于物質損失的范圍。
①在鄒金水、羅玉蘭單獨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的情況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已經不是精神損害撫慰金…一審判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一百六十四條“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進行調解,或者根據物質損失情況作出判決”的規定,認為鄒金水、羅玉蘭主張的死亡賠償金不屬于物質損失的范圍,對鄒金水、羅玉蘭的該項請求不予支持,并無不當。【(2018)粵民申10181號】
3、行為既構成刑事犯罪,也構成民事侵權。除了要承擔刑事責任,也應向受害人的近親屬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華萬俊非法剝奪陳美林的生命,既構成刑事犯罪,也構成民事侵權。華萬俊既要承擔刑事責任,也應向受害人的近親屬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華大船、華二嬌等人依據華萬俊的侵權事實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向華萬俊主張民事賠償責任,依據充分。故華大春要求按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只對物質損失進行賠償,對××損害不予賠償不符合立法的××,也不符合適用刑訴法的有關規定條件,二審判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有關規定判令華大春賠償死亡賠償及××損害撫慰金依據充分。【(2015)粵高法民一申字第700號】
4、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
一、二審法院認為犯罪所致的人身損害,較一般性的人身損害,損害結果更為嚴重,對受害人及其近親屬所致的傷害和損失范圍更廣、程度更深,因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定,判決鄧華章、鄧卓康向昌新華等人支付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和精神撫慰金等賠償項目,并無不可。【(2018)粵民申3800號】
5、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院認為,《侵權責任法》第四條第一款規定,“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生效的(2015)穗中法刑一初字第256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僅對喪葬費、交通費等予以處理和支持,故廖迪煜現起訴董德道賠償死亡賠償金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并無不當。【(2017)粵01民終20841號】
三、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不被支持后再另外提起民事訴訟,屬于重復訴訟
①對于陳廣蔭、陳冠好的其他訴訟請求,因不屬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故不予支持并予以駁回。該附帶民事部分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本案中,陳廣蔭、陳冠好再次訴請黃仙榮支付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屬于重復起訴。【(2016)粵民再296號】
②黃富林、蔣小英已經在廣東省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2016)粵20刑初60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中提出向葉家輝、葉傳國、張檢英主張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撫慰金的請求。該院經審理,作出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不予支持該兩項訴訟請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刑法、刑事訴訟法以及刑事司法解釋已有規定的以外,適用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因此,一、二審法院認為黃富林、蔣小英就相同的事項和訴訟請求再次提起本案民事訴訟,屬于請求人民法院對已經裁判的訴訟請求進行重復審理的情形。【(2018)粵民申5744號】
綜上,雖然目前司法實踐對于死亡賠償金仍然存在爭議,但筆者認為,并不能因為死亡賠償金定性不明就不能賠償,理由有以下幾點:
①由于被害人生命權、健康權受到犯罪行為的侵害,不能繼續勞動產生收益,其撫養對象將因此失去本來能夠從被害人處獲得的經濟支持,甚至繼承被害人正常生活積累下來的財產。被害人或其家庭成員本應獲得該部分利益,卻因犯罪行為的發生而損失。此時,死亡賠償金的彌補是對被害人因為受到犯罪行為侵害而必然會遭受的損失的一種賠償。
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款和有關其它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并未明確將死亡賠償金、被撫養人生活費排除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之外,則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死亡賠償金也因屬于此類案件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