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事件連連發生:
年僅34歲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因長期加班熬夜,猝死。
成都全搜索記者江俊突發腦溢血去世,年僅41歲。
《綿陽日報》編委會編輯中心主任任杰女士在睡夢中突然離世,年僅42歲。
云南春晚傳媒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春城晚報》總編輯杜少凌同志因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所以,關于猝死,你必須要很了解
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的總人數高達50多萬,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而且猝死出現年輕化趨勢。
這些人最容易猝死
1.過度勞累:經常熬夜會使人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處于功能失調狀態;吃飯、作息不規律會引起低糖低鉀,電解質紊亂,導致心律不齊,這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2.抽煙喝酒: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時常人的3倍。酒精能讓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是扣動心臟病發作的扳機,長期飲酒還可導致心臟衰竭等疾病。
3.壓力大:會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并會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痙攣的風險,甚至誘發猝死。
4.肥胖:心血管病最愛胖子。肥胖人群幾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時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5.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會損傷血管內皮,使血液變稠,形成粥脈硬化斑塊,一旦破裂,就會形成血栓碎塊堵塞血管,引發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6.打呼嚕: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一個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暫停“時間一次超過120秒,很可能發生睡眠中猝死
7.熬夜:長期熬夜誘發心律失常、心臟早搏而突然暈倒,若沒獲得及時急救,易發生猝死。另外,長期熬夜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8.久坐電腦前:長期上網屬于靜態性動作,血液粘稠度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靜脈血栓,運動時血栓脫落,可能會造成肺梗塞,嚴重可能導致猝死。
預防猝死,從生活中點滴開始
調節情緒、減壓
學會排解負面情緒,找到自己的健康的解壓方式,與家人朋友多聊天、聽音樂、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做家務,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會減壓,擁有良好的心境,不讓負面情緒主導自己。
適量運動,改善身體健康,培養心肺功能
對于久坐的上班族,適量運動可舒展筋骨,身體的緊張部位得以放松,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不僅鍛煉了身體,也起到一定的減壓作用。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規律作息,勿長時間熬夜,減少油炸、油膩、腌漬等食物的攝入,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增強對自身健康的意識,不要認為體檢是可有可無的。對于體檢結果異常的指標,應謹遵醫囑,用藥、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或積極調整生活方式。
本文轉自一分鐘聊健康(ID:zoneking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