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9 屆 本 科 畢 業 生1281 人,簽約就業 264 人,靈活就業 303 人,直接就業率 為 44.27%;已升學 251人,已留學 395 人,分別占本科畢業生總人數 19.59 %和 30.84%,繼續深造率為50.43 %;本科生去向落實率94.69%。
2019 屆 碩 士 畢 業 生 873人, 簽 約 就 業 539 人, 靈 活就 業 229 人, 直 接 就 業 率 為87.97%;已升學 20 人,已留學 26 人,分別占碩士畢業生總人數 2.29% 和 2.98%;碩士生去向未落實率 為 6.76%,去向落實率 93.24%。
2019 屆 博 士 畢 業生 85 人,簽約就業 72人, 靈 活 就 業 7 人,占 92.95 %;已升學 1人,占博士畢業生總人數 1.18%;博士生去向落實率 94.12%。
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單位性質
2019 屆畢業生中落實就業比例較高的主要單位類型依次為:事業單位(28.94%)、其他企業(28.54%)、國有企業(18.81%),其他占比最小。
就業單位行業分布
2019 屆畢業生中,教育(28.9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9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1.90%)是畢業生分布的主要就業行業
就業單位地域分布
2019 屆畢業生中,59.34% 的畢業生優選在北京就業。從地理位置看,次優選為東部地區(25.53%);從經濟區域看,次優選為東部沿海經濟區(10.25%)。
主要就業單位
根據畢業生簽約單位情況統計,錄取畢業生人數排名前列的用人單位列表如下。部委、國企、事業單位等占據多數。
出國(境)升學情況
2019 屆畢業生中有 422 人選擇出國(境)留學,占畢業生總數的 18.85%。畢業生留學地選擇上美國、英國并列首位(22.99%)。
國內升學情況
2019 屆畢業生中有 271 人選擇國內升學,占畢業生總數的 12.10%。其中,本科畢業生 251 人,碩士畢業生 20 人。
02
上海外國語大學
本科各專業就業情況
重點就業單位
錄取本科畢業生的重點單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 、 人民日報社 、 國家及地方政法 單位、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好未來培訓學校(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學而思教育培訓有限公司、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 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 畢馬威華報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 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站分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I矣森哲(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立德未來助學公益基金會等。
上外研究生就業情況
2019屆碩士畢業生中共高 883人以各種形式參加就業,包括:簽約就業686人,合同就業62 人,靈活就業67人,走向蠶培67人,參加國家 地方項目1人。
就業單位性質
就業行業情況
錄用研究生的重點單位
錄取研究生的單位分布多元。重點單位高:中國工商銀行股份高限公司、 上海精學銳信息科技高限公司、 上;每外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楊浦區新東方進修學校、 薔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43所(特殊普通合伙)、 萬程(上海)旅行社高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茍限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等。
03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9 屆畢業生總人數為 5680 人:本科生共 4705 人(男生1220 人, 女生 3485 人);研究生共 975 人(男生 226 人, 女生749 人)。截至 2019 年 12 月 10日, 2019 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9.65%。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99.57%,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為 100%。
廣外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單位類型
就業地域分布
2019屆畢業生就業地域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內(87.88%)。其中本科生為90.75% ( 3306人) ' 研究生為76.59% ( 710人)。在廣東省外就業的主要地區為北京市( 2.04%) 上海市( 1.42%)和浙江省( 0.81%)等,其中本科生主要就業地區為北京市( 1.81%)、 上海市( 1.32% )和浙江省(0.74%)等;研究生主要就業地區為北京市(2.91%) 湖南省( 2.05%)和湖北省( 1.94%)等。
2019 屆畢業生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就業人數為 3747 人, 占比81.99%;其中本科生 3064 人, 研究生 683 人。
就業行業分布
重點用人單位
廣外畢業生升學深造情況
2019屆畢業生升學深造總人數為1090人,占畢業生總人數19.19%,較2018屆提高1.33%。其中本科畢業生升學深造人數為1042人,占比22.15%,較2018屆提高1.58%;研究生畢業生 升學深造人數為48人,占比4.92%,較2018屆提高2.03%。
國內升學情況
出國(境)升學情況
2019屆畢業生出國(境)留學總人數為735人,占畢業生總人數的12.94%。其中本科畢業生出國(境)人數為710人,占比15.09%,較2018屆提高0.44%;2019屆研究生畢業生出國(境) 留學人數為25人,占比2.56%,出國(境)畢業生人數穩中有 升,較2018屆提高0.78%。2019屆畢業生到國(境)外世界大 學排名前100高校深造的畢業生共278人,占出國(境)留學畢業生總人數的 37.82%。
04
西安外國語大學
2019 屆畢業生就業率 為 92.01%,其中本科生92.12%、碩士研究生 91.27%、博士研究生 100%。本科生 3771 人,落實去向 3474 人,落實去向率 92.12%。其中參加工作 2641 人,占 70.03%,國內升學 375 人,占 9.94%;出國出境 458 人,占 12.15%。
西安外國語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單位類型
就業地域分布
參加工作的學生中,超過一半在陜西就業。廣東、北京、 上海、江蘇分列第 2 至 5 位。去往甘肅、黑龍江就業學生極少。
就業行業分布
西安外國語畢業生升學情況
國內升學情況
2019 屆本科生中,375 人考取 96 所高校或研究所研究生,占應屆生的 9.94%。錄取人數較多的高校有:
出國(境)升學情況
出國(境)共 458 人去向 31 個國家和地區,占本科畢業生總數的12.15%。 其中,434 人為留學,去向 27 個國家和地區。
05
四川外國語大學
川外2018屆本科畢業生共有3122人,就業率95.56%,較去年同期增長0.43%。其中翻譯學院畢業生101人, 就業率97.03%。其中外語類專業就業人數共計 1802,就業率為 96.42%;非外語類專業,就業人數共計 1275,就業率為 94.37%。
川外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單位性質
簽約就業的 1789 人中,去往政府機關 32 人,占 1.79%,如外交部、國安部、 各地人民政府、組織部、人民法院、公安局、招商局、稅務局,天津海關、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鄉鎮公務員等。各類事業單位 95 人,占 5.31%。
去往各類企業 1642人,占 91.78%。其中,國有企業錄用 169 人,如中國銀 行 7 人、中國農業銀行 14 人、中國建設銀行 6 人、中國工商銀行 7 人、中交 2 人、中鐵 6 人、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 3 人等;三資企業錄用 141 人, 如德勤華永和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 8 人、迪卡儂 3 人、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 司 5 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2 人、德勤華慶商務服務有限公司 29 人、杭州 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 人等;其他企業 1332 人,如華為 13 人、京東 4 人、愛奇藝 4 人、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6 人、安徽省外經建設(集 團)有限公司 5 人、四達時代集團 4 人、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6 人、深圳市環 球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12 人、新東方 83 人等。
就業行業分布
據報告顯示,本科生就業行業涉及面較廣,其中最高的是教育,414人,占比23.14%,其次為制造業(11.1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0.23%)、批發和零售業(7.99%)。
就業地域分布
簽約就業的 1789 名本科畢業生中,就業地域主要集中在重慶市、四川省、 廣東省、江蘇省和山東省,其中川渝地區就業占 66.01%。
1039 名留渝工作畢業生中,1015 人生源來自重慶市,占 97.69%;2.31%的畢業生來自外省市。
川外畢業生升學情況
國內升學情況
359 人分別考取國內 100 所高校或研究生,占 11.67%,較去年同期增長 0.7%。其中,116 人被 27 所“雙一流”院校錄取,占國內升學人數 32.31%;升入本校繼 續深造 78 人,占升學人數 21.73%。在國內升學的 359 人中,70 人是推免研究生, 推免本校讀研 7 人,推免外校讀研 63 人。
出國(境)升學情況
共有 447 人出國(境)留學或工作,占比 14.53%。16 人出國(境)工作,去往 11 個國家,工作崗位包括漢語志愿者、 語言翻譯、銷售等。
431 人出國(境)留學,去往 21 個國家或地區。留學就讀專業包括語言、教育、翻譯、金 融、國際貿易等。
06
天津外國語大學
2019 屆畢業生共計 2600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 2173 人,占畢業生總數 的 83.58%;研究生(含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畢業生 427 人,占畢業生總數 的 16.42%。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 89.31%,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91.12%,研究生畢業生就業率為 80.09%。
天外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行業分布
就業地域分布
2019 屆畢業生簽約單位 70%以上分布在東部地區,較去年上升 了 18.82 個百分點,其中在天津就業的學生比率較去年增加了六成。北廣江浙等 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依然備受畢業生青睞,占簽約總人數的 23.79%。相比去年,簽 約中西部地區的畢業生比率均有所降低。
天外畢業生升學情況
國內升學情況
2019 屆畢業生中共有 236 人考取國內碩士研究生,4 人考取國內博士研究生,占畢業生總數的 9.23%。其中考取211、985 重點院校的 112 人,占升學總人數的 46.47%。
出國(境)升學情況
2019 屆畢業生中出國(境)學生共計 272 人,占畢業生總數的 10.46%,較去年略低。其中出國繼續深造 259 人。
07
大連外國語大學
2019屆畢業生共3562人,其中畢業研究生387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0.86%;本科畢業生3175人,占畢業生總數的89.14%。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5.62%,其中,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96.64%,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5.50%。
本科畢業生共有3032人確定畢業去向,其中,簽約1829人,占本科畢業生總數的57.61%;升學276人,占本科畢業生總數的8.69%;出國(境)733人,占本科畢業生總數的23.09%;征兵入伍、基層就業、自主創業等其他流向194人,占本科畢業生總數的6.11%。
大外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地域分布
就業單位性質
就業行業分布
就業重點單位
大外畢業生升學情況
國內升學情況
畢業研究生中,有 9 人選擇國內升學,升學率為 2.33%。
本科畢業生中,有 276 人選擇國內升學,升學率為 8.69%。其中128 人升入雙一流大學,占升學總數的 46.38%;升入中央部委直屬院校 13 人,占本科畢業生升學總數的 4.71%;升入我校繼續深造 83 人,占本科畢業生升學總數的 30.07%;升入其他學校 52 人,占本科畢業生升學 總數的 18.84%。
出國(境)升學情況
出國(境)的 35 名畢業研究生中,深造 11 人,工作 24 人。本科畢業生出國(境)外深造 702 人,占出國(境)流向學生的 98.45%。本科畢業生出國(境)流向較多的國家是日本、英國、韓國、德國和澳大利亞。
08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2019 年共有畢業生 2057 名,其中,本科生 1532人,研究生 525 人。截止 2019 年 10 月 31 日,學校整體就業率為 98.30%, 簽約率為 67.33%,深造率為 28.54%。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98.11%,簽約率為 64.30%,深造率為 36.10%;碩士 研究生就業率為98.86%,簽約率為76.19%,深造率為7.42%。
北二外畢業生就業情況
就業地域分布
2019 屆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中,七成以上畢業生選擇留京 工作,其中,本科生留京工作比例約為 73.89%,研究生留京 工作比列約為 64.51%。較去年相比,兩者均下降約四個百分 點。在離京就業的 418 名畢業生中,占比 44.50%的畢業生進 入長江經濟帶沿線 11 個省市工作發展。
就業行業分布
就業單位類型
重點就業單位
2019 屆畢業生中,共計 43 人進入國家機關及其事業單 位就職,其中進入外交部就職人數 10 人,進入中共中央對 外聯絡部就職人數 3 人,進入商務部就職人數 2 人,進入中 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1 人,進入其他部委機關及其事業單 位就職人數 27 人;共計 24 人進入北京市機關及其事業單位 就職,其中進入北京市對外服務辦公室就職人數 6 人,進入 北京市外交人員服務局就職人數 3 人,進入其他部門機關及 其事業單位就職人數 15 人;共計 26 人加入北京高等、中初 等學校就職,包括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北京朝陽外國語學 校、首師大附中等。
北二外畢業生升學情況
國內升學情況
2019 屆本科生中,共有 131 人畢業后選擇在國內讀研繼 續深造,占比 8.55%。2019 屆我校本科畢業生考取的院校以 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上海外國 語大學等外語、外貿類院校為主,其中 24 人考取本校研究 生;同時,9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深造院校分別是浙江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外 交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燕山大學。
出國(境)升學情況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共有 453 人出國深造,出國 (境) 攻讀的院校不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悉 尼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世界 知名高校。據統計,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成 為畢業生前五大出國留學的目標國家。
END
志愿填報(升學規劃)服務可聯系米課老師咨詢
(內容來自各院校官網,米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