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那些熱血、勵志的的詩詞佳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曾徜徉在這些詩句中,感受著人世間最簡單的力量,尋找著內心最深處的共鳴……
滿江紅·寫懷
宋代: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正值壯年的岳飛,有著滿身的力氣,對家國的熱愛更是無人能比。這樣一個心里裝滿了國家的熱血男兒,怎愿意在自己最輝煌的時候無所事事?家國受下的恥辱,赤子怎么能夠忘懷?愿拋頭顱灑熱血,收復山河,重振國家。熱血澎湃的岳飛寫下這詞詩,表明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無私奉獻。表達上感情激蕩,氣勢磅礴,一氣呵成,讀來給人一種或暢快的感覺。曾打動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心。
岳飛
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仕途失意的李賀經常這樣感慨,既然是好男兒為什么不拿著兵器去報效國家呢?有力氣就要替國家效力,收回失地。整天呆在書房有什么用?哪有書生最后成為“萬戶侯”的?
詩人簡短的幾句,把對自己過往的后悔,和對關心祖國命運的感情表達的淋漓精致。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常年征戰的辛棄疾,看慣了戰爭的苦痛。然而對國家的熱愛,對收復失地的強烈愿望,讓他不舍的放下手中的劍。即使在晚上也要點著燈撫摸著自己的寶劍。一年又一年,使出了渾身的力量,也不見得國家的圓滿。想盡快完成國家的大業,贏取功名。不要等到頭發花白才去后悔。
醉里挑燈看劍
夏日絕句
宋代: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代女詩人李清照,在當年能有這樣的覺悟,是多么不容易。況且下筆就不平凡,“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或者就要當人中豪杰,死去了也要當鬼中的英雄。
沒有多余的描寫,沒有過分的浮夸,凝練明確的語言,將自己對人生的態度表達的恰到好處。
李清照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常年生活在邊塞的詩人王昌齡,寫出的詩卻沒有戰爭時代的惡劣和戰爭的殘酷。只是側面表達了身為一個邊疆的戰士,要做的只有不惜自己的性命來保衛國家的安全。這種崇高的思想和大無畏的精神才值得我們學習。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年輕時的蘇軾也曾有過宏大的夢想,幻想著自己功成名就時的種種狀況。“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不愧是豪放派詩人,詞中一個“狂”字將年少時蘇軾的雄心壯志和對未來的決心展現的淋漓盡致,給人一種無法言喻的力量。
蘇軾
獄中題壁
近現代: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獄中的譚嗣同把一切寄托給了對未來的自信。只要能救國家,死了也無妨。“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我不在乎我能不能走出這大獄中,我只希望國家能夠變的更好,到那時我們肝膽相照,我像昆侖山一樣光明磊落,有著雄偉的氣魄。這是多么純粹愛國情懷?
譚嗣同
過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一首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把國家的危難和自己對祖國的惋惜,表達的透徹生動。好像那個伶仃洋上滿懷壯志的詩人就在我們眼前一樣,時刻激勵著我們。
文天祥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年輕的李白心懷理想,從來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這借風飛上天的大鵬,一個轉身就沖上萬里九霄。即使沒有了風也能掀起萬丈波濤。如此氣勢磅礴的詩句也只能在李白的筆下寫出,讓人看了心生敬畏,振奮人心。
李白
沁園春·長沙
近現代: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長沙》將蕭瑟荒涼的秋天寫的活潑有志、生機勃勃,“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哪里是深秋天的景象?詩人跳出固定思維的約束,大單的想法賦予了秋天一幅生機壯闊圖,讓秋天變得暢廖壯闊。
豪邁的文筆,澎湃的文字,給人一種無窮無盡的力量……
萬山紅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