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與大家講了玉米適當晚播的必要性和意義,昨天與大家講了滴灌玉米播種的株行距配置問題與建議,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滴灌玉米出苗水帶肥的問題。
水和肥既是影響旱地農業生產的主要脅迫因子,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依賴,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影響植物的發育。為了更好的了解玉米水肥需要,自從2013年開始,本人的試驗田明年設計32個120m2的標準小區,系統的研究了玉米的最近灌溉量、滴頭流量、滴灌帶壓力及灌溉制度;在肥料方面,做了氮磷鉀配比,施肥時間、施肥方式及肥料類型的試驗。對于出苗水,我們系統的比較了腐殖酸、氨基酸、磷酸一銨、磷酸脲及不施肥對玉米出苗的影響。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滴灌玉米出苗水帶肥的重要性和肥料選擇的方式?
第一、我們需要系統的梳理幾個玉米播種或者相關的幾個問題。
1、播種時間或者說滴水時間?
對于這個問題,可能很多農戶覺得不是特別直接,那么我們可以直接講,你滴完出苗水后的地溫是多少?
2、播種的株行距配置及出苗水的滴灌時間?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土壤溫度問題。
3、你的品種特性,品種對氮磷鉀的敏感性?
4、你的地膜類型,黑膜、白膜及白膜的透明程度。
第二、我們梳理完了玉米相關的幾個基本信息后,需要掌握幾個關鍵點。
知自知彼百戰不殆,知土、知玉米、知環境,才能更好的選擇出苗水的肥料。
1、玉米需肥規律及養分吸收特征
根據滴灌玉米不同生育期取樣化驗結果,玉米植株體內氮、磷、鉀養分的含量(即養分的濃度)苗期最高,氮素為3.39%、磷素0.43%、鉀素3.59%,隨著植株的生長氮、磷、鉀養分的含量明顯降低,即后期低于中期,中期低于前期。
滴灌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氮、鉀接近,并且最多,而磷較少。滴灌玉米,苗期苗體小,干物質積累少,吸收的氮磷鉀養分數量也少,占全生育期吸收總量的1.28%-2.83%。進入拔節期,吸收氮磷鉀養分的數量劇增,直到抽雄期至開花期。
達最高峰,以后逐漸降低。滴灌玉米拔節期吸收氮磷鉀養分數量分別占全生育期總吸收量的28.16%、18.36%和22.16%。抽雄期至開花期氮素吸收量占整個生育期總吸收量的48.23%、磷占52.4%、鉀占52.59%。同時可以看出,滴灌玉米吸收氮、鉀的高峰期較磷來得早。
2、作物的養分敏感期
植物營養臨界期指營養元素過多或過少或營養元素間的不平衡,對于植物生長發育起著明顯不良的那段時間。磷的營養臨界期:大多數植物在幼苗期,具體如冬小麥在分蘗始期,棉花和油菜在幼苗期,玉米在三葉期。氮的營養臨界期:水稻在三葉期,本田在幼穗分化期,雜交水稻本田在分蘗期,棉花在現蕾期。小麥、玉米一般在分蘗期和幼穗分化期。鉀的營養臨界期:水稻在分蘗初期和幼穗形成期。
3、播種后尤其是灌水后地溫情況
土壤水分的運動和土壤中熱量的傳輸是緊密相關,適合的溫度和水分是作物生長發育良好的必要條件,更是影響玉米出苗的關鍵因子。如果播種行離滴灌帶遠、灌水量大造成因為灌溉而地溫下降的情況,可以考慮通過控制灌溉方式改善;如果區域氣候原因,一定要選擇合適播種時間;如果因為地膜反光等情況,可以考慮增色。
4、土壤基本情況,包括土壤質地、土壤結構、中微量元素、土壤水分分布、氮磷鉀、有機質、土壤酸堿度和鹽分狀況。
第三、我們梳理完了前面信息,現在講四點玉米出苗水管理建議。
1、滴水時候,一定要足壓運行。如果低壓運行可能造成整個農田灌水量分布差異較大,影響整體出苗情況。
2、滴出苗水時候,不要貪多。種子行濕潤即可。
3、出苗水一定要帶磷肥,有條件可以帶500g腐殖酸。磷肥為的是防止苗期缺磷,腐殖酸主要主要是提高土壤地溫。
4、磷肥選擇可以考慮磷酸脲和磷酸一銨,不建議磷酸二氫鉀或者磷酸二銨。
磷酸脲,N-P2O5-K2O的含量為17-44-0。 磷酸一銨:N-P2O5-K2O的含量為12-61-0或者12-60-0。對于補償玉米苗期缺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適量補氮。
磷酸二氫鉀的價格較高,同樣成本的磷酸脲效果遠好于磷酸二氫鉀,而且鉀離子可能造成鹽害。
磷酸二銨:目前市場上有兩大類:(1)工業磷酸二銨,偏堿性,新疆土壤適用性不如磷酸一銨;(2)大量元素水溶肥,起名字為滴灌二銨,這個主要還是磷酸一銨+尿素制成,這個用在出苗水不容磷酸一銨或者磷酸脲。
整體上講,滴灌玉米播種時間要合適,株行距要調整到寬窄行栽培,出苗水要足壓適量,出苗水帶肥磷肥為主,適量配施其他改良或者調理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