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逐漸拋棄了以往劫船索要贖金的“賺錢”方法,改為對專門挑揀的“獵物”如裝滿石油的油輪下手
文 | 王俊
國際海事局與反海盜研究組織“海上無盜”近日聯合發布的《2012年海盜的人力成本》報告稱,在各國聯合護航和共同打擊下,東非索馬里海盜2012年的作案數比前一年暴跌了78%。
相反,這份報告的數據還顯示,在索馬里幾乎同一緯度的非洲西海岸的海盜襲擊事件在大幅增加:2013年上半年該地區已發生了30多起,照此趨勢,今年的數字將超過去年。
比如,在今年4月的短短幾天內,就先后有兩家德國船運公司的集裝箱貨輪相繼在赤道幾內亞和尼日利亞海岸遭到劫持。赤道幾內亞和尼日利亞都是擁有巨大石油儲量的幾內亞灣地區國家。
對于非洲東西海岸海盜作案數字出現的結構性此消彼長的變化,德國《明鏡》雜志分析認為,這意味著國際貨運行業和非洲海盜之間的“戰線”正在發生轉移:海盜的攻擊地點已從非洲東海岸轉移到了西海岸,也就是主要從東非索馬里海域轉移到了西非幾內亞灣。
國際社會對索馬里海盜的打擊和幾內亞灣地區國家經濟的日漸繁榮,被認為是引起上述“戰線”轉移的主要原因。
緊靠世界航運咽喉亞丁灣的索馬里海域的海盜活動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上世紀90年代初索馬里政府倒臺后,海盜活動迅速增加,勒索贖金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因此成名的索馬里海盜甚至成為美國《時代》2009年年度風云人物。
為保護航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聯手對索馬里海盜進行打擊。
另一方面,西非海岸國家經濟的發展,讓非洲海盜們找到了新“天堂”。以前對海盜來說沒有“油水”可撈的貧困國家如尼日利亞,紛紛與其他國家展開了以石油為首的貿易。當大批貨物到達港口時,海盜也聞風而來。隨著幾內亞灣地區貿易的日益繁榮,海盜活動在未來也許會變得更嚴重。
引人注意的是,“轉移陣地”的同時,非洲海盜的“經營模式”也發生了改變。
他們現在逐漸拋棄了以往劫船索要贖金的“賺錢”方法,改為對專門挑揀的“獵物”如裝滿石油的油輪下手。得手后,他們會在陸上選擇一個安全的地方進行交易。
西非海岸國家地下石油市場的發展為海盜銷贓提供了便利。“在尼日利亞,資金的流動相當迅速,這與索馬里不同?!薄?/span>2012年海盜的人力成本》報告中引述一名海員說,“在索馬里,海盜將搶來的貨物換成錢往往需要幾個月,但在尼日利亞,這個過程僅僅需要幾周?!?/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