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冠心病的發病率在我國人群中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對冠心病的診治和預防刻不容緩。但是,很多病人認為得了冠心病,除了吃藥、放支架,就再沒有其他治療方式,自己對此無能為力,其實這是個大大的誤區。因為,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非常多,因此,對于冠心病的綜合治療才是最有效的,那究竟是什么樣的綜合治療呢?就是我們稱為“心臟康復”的綜合治療模式,下面就跟您簡要介紹一下:
1.什么是心臟康復?
心臟康復指應用多種干預措施,包括康復評估、運動訓練、指導飲食、指導生活習慣、規律服藥、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與指導等,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并使患者身體、精神、職業和社會活動等方面恢復正常或盡可能接近正常,從而回歸正常社會生活,同時積極干預心臟病危險因素,預防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或再發。
2.心臟康復有哪些好處?
在群體水平,已有大量的研究證實心臟康復的有效性,心臟康復能夠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可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進程,降低冠狀動脈事件的發生率和住院率,延長冠心病患者的壽命。另有大量研究證實,穩定性心絞痛、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各種原因導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置換或修復術后以及心臟移植術后的患者均能從心臟康復中受益。
在個體水平,心臟康復,尤其是其中的運動康復,可以①調節人體的心率和血壓,增強心臟的適應性,保護心臟;②調節血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③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使血糖更易控制,預防或治療糖尿病;④減少血小板聚集,預防心肌梗死和腦梗死;⑤調節自主神經,有利于改善睡眠;⑥增強體質,增加自信,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態,總之,心臟康復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運動能力,增強體質,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3.哪些人適合進行心臟康復?
①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患者
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各種心肌病患者
④心臟瓣膜置換或修復術后的患者
⑤心臟移植術后患者
⑥冠心病高危人群(糖尿病、代謝綜合征、高血壓、高血脂)
4.心臟康復有哪些形式?
①住院康復:也稱為急性期心臟康復,顧名思義,就是患者住院期間的康復,從患者發病住院至出院前的這段時間,在心臟科、康復科醫生、護士、治療師的監護下,根據病情,制定出相應康復方案而實施的康復治療,目標是盡快恢復并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②門診康復:也稱為恢復期心臟康復,一般為出院后至3個月或半年,是在康復科門診,以心肺運動試驗結果為指導,而制定心臟康復方案并實施的心臟康復,目標是維持并鞏固住院康復的效果,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臟功能,促進患者回顧社會,并防治疾病的再發。
③社區或居家康復:也稱為維持期心臟康復,指門診康復結束或出院后半年至終生,是康復科醫生根據門診康復的實施情況以及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康復方案后由患者在家里進行的心臟康復,目標是維持并鞏固前兩期康復效果,控制疾病危險因素,預防疾病再發。
參考文獻:
①郭蘭,王磊,劉遂心《心臟運動康復》東南大學出版社
②Alison Beauchamp,Marian Worcester,Andrew Ng,et al. Attenance at cardiac rehabili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all-cause mortality after 14 years of follow-up. Heart 2013;99:6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