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是最不平凡的美
作者:林春家
家是什么?家,是難舍的親情,是心靈的港灣,是充滿了愛和暖的地方。是父母用慈愛的傘,為兒女撐起的一片晴空;是兒女用孝順的心給父母的關懷和感恩!家是人生的驛站,是情感的歸宿。當你累了倦了,家是唯一能讓你卸載一身疲憊的地方!
有詩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是多少游子思鄉的傾訴。年少時不懂萬水千山的漂泊和遠離,長大后,在異鄉,又把多少床前的明月光,當成故鄉的圓月亮。每一首鄉愁里,都飽含著對慈母嚴父的感恩和懷念。最斷腸的歌,是想家的歌;最勵志的文,是念家的文。千山萬水的奔赴,遠隔重洋的歸來,終是為了那家的團聚,手足,父母,愛人,為和我們血脈相融的摯愛親情而奔赴。于是就有了燕飛千里,終戀故巢的感慨。
真喜歡那樣的少年時,一切都還懵懂無知,一切又都銘刻腦海。那時父親還健在,冬天寒冷,他會燃旺爐火,晚飯后,一家人圍爐夜話,他會講著古老的故事,扒扒我們童年的糗事!父親是個石匠,他年輕時上過村里的義塾,尤其熱愛中華的傳統文化,一輩子與石頭打交道的父親,像一座大山一樣偉岸,坦蕩,他常常對我們說:“兄弟姐妹們在一起就要相親相愛,要像五根手指一樣相連在一起!沒有過不去的坎,家人要和睦相處,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家庭才平安”。中風晚期的父親,偏癱在床一年多,身子已是極度的衰弱,面對在異地打工回來的我,臨終時還在告誡我,出門在外,要照顧好自己,好好工作,好好愛家。一生活的磊落的父親,是最平凡又最普通的父親,而他做人做事,卻牢記一個男人的責任和擔當!童年的生活雖然貧窮,但是因為父親的勤勞能干和踏實,我們的童年和少年過的還是十分充實和快樂的。直到我們長大求學工作離開家,始終在父母的關愛下過著平安而快樂的日子。因此這些年里,無論身在何處,我都會記得父親的每一句話。他說:人生在世,要懂得感恩,懂得拿得起放得下,你們要牢記我們林氏族范:“凡林子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有別,長幼有序,禮義廉恥,兼修四維,士農工商,各守一業。氣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儉,學必勤,動必端,言必謹,事君必忠敬,居官必廉慎,處鄉里必和平……”。我沒有忘記父親的諄諄教誨,無論做人做事,都認真對待,總想無愧于心。
家,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歡樂的源泉,家人無尊卑貴賤之分,只要我們健康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那就是幸福的人!一個人能思念故鄉,那是對家的詮釋和熱愛。一個擁有家的情懷的人,注定是一個有血性的男兒,能擔當,有責任,這是一種有高遠志向的最終目標。這樣的人,往往也有愛國情懷,在家國危難時刻,能夠舍棄小家而為了大家犧牲自己的一切哪怕是生命,也會無怨無悔!
戰爭,動亂,天災,有多少人失去家的佑護,家不像家,戰爭又讓多少人無家可歸。好在我們有一個萬眾一心的大家。我們偉大的祖國,在每一次災難來時,億萬人民眾志成城,有多少人舍掉小家的相聚團圓,逆行而來,為你撕開黑暗中的一片光明。保家衛國的英雄,哪一個不是小家的一份子,不是父母的掌中寶。2020年6月,在祖國西部邊陲,西藏的喀喇昆侖高原,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 面對數倍的外軍襲來,邊防戰士們從未有過退縮,踏步上前,展開雙臂用自己的身軀毅然守著腳下的國土,毫不退讓。他們身后那塊刻著“中國”的界碑,便是他們哪怕付出生命也要守護的防線。 在這場保衛家國的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英勇往前,身負重傷;
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豪無畏懼,突入重圍,奮力反擊,英勇犧牲。肖思遠,王焯冉為掩護戰友,救助戰友,誓死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2020年的一場新冠疫情,足可以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大國風范和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封城的76個日日夜夜里,武漢有太多感人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家的美好。有親人在的地方就是歡樂和幸福!一年過去了,當我們盡情地擁抱春天的時候,那些在創傷中沉淀下來的感動,信念和勇氣,至今鼓舞人心!身在武漢的人更加體會了那種被牽掛,被祝福的溫暖!它無時無刻地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更讓我們懂得了,有國才有家!而疫情持續到今天,全球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的人數已逾三百萬之多,而在中國,新冠肺炎的治療是免費的,為了構筑保障人民健康免疫屏障,國家要求每一位年滿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要注射疫苗,也是免費的,一個具有十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普及疫苗接種,是何等的氣魄!據疫情期間在中國的一位日本記者,用他的相機拍攝的一組新聞視頻顯示,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工廠復工之后,人們井然有序地工作和生活,由于防控得當,居然沒有發生一例密集感染患者。這是一個大國的團結和堅持,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從不放棄任何一個人民!正是有這些勇敢又可愛的人,舍棄了自己小家的幸福和團圓,換來了多少家庭的美滿!不要說歲月靜好,那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背負了太多苦難!當他們年青的笑容成為永恒,永遠地停留在那一刻。那純凈的笑容還保留著孩子的青澀和純真。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家可還是家……再多的追思,也換不回父慈子孝,而兒女的音容笑貌卻只能定格在黑白相片中!
世界上最不平凡的美,就是家的美。這是一種美好的感動,因為它溫馨而充滿暖意。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都憧憬家里的溫馨,小時候的溫馨是父母的愛!未來的溫馨是自己經營的。我愛那種平實的溫馨!像八月的桂花香滿庭院!
真懷念那樣的時光,所有的親人還都健在。屋前屋后有瓜果飄香,菜疏上掛著晶瑩的珠露。從野外歸來的父親帶著愛犬大黃,穿過他年輕的庭院,走進溫暖的灶房,牽著母親的手走到屋后的瓜棚下,低頭和長發的母親說著什么,而枝葉間跳動的光暈,打在母親甜美的笑容上。那是多么美好的記憶,一屋一院,住著我們滿滿的回憶,一家一戶,是互相幫助的鄰里鄉朋。家是什么?是鳥兒溫暖的巢穴;是草木扎根的泥土;是精神支柱和親情的紐帶;是一個人最終葉落歸根的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