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破舊房屋拆除后土地使用權歸農民,土地所有權歸集體,這個性質是不會改變的。
農村破舊房屋拆除是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國家大力發展新農村,振興鄉村規劃,建設美麗新農村,很多地方農村是不允許有破舊房屋存在的。對于符合一戶一宅有一定使用價值的房屋,如果有人居住使用,可以按規定申請農村破舊危房改造,可以申請拆舊建新,也可以申請對破舊房屋進行美觀修繕,比如蓋頂刷墻地面硬化等。對于不符合一戶一宅或者沒有居住使用價值,沒有人居住使用的破舊房屋要按地方規定拆出,有的地方村委會出人工費,讓農戶自行拆出,有的由村委會安排工人拆出,目的就是不讓破舊房屋影響村容村貌,建設美麗新農村。
農村破舊房屋拆出后土地使用權歸農戶所有。
也就是說,農戶的破舊房屋按規定拆出后,土地使用權仍然歸農戶使用,符合一戶一宅的農戶,拆出后可以申請重新修建房屋。不符合一戶一宅規定的,拆出后宅基地通常會被恢復成耕地,由農戶按承包地自留地的性質進行自主經營,在國家土地承包政策保持長期不變的條件下,使用權都屬于農民。當然,農戶也可以將拆出破舊房屋的空閑宅基地有償專讓給本村本組沒有宅基地的村民蓋房子。國家集體或者私人單位想占用農戶拆出破舊房屋的宅基地也得依法向農戶支付經濟補償,這個補償屬于土地使用權的退出補償。
農村破舊房屋拆出后所有權仍然屬于集體。
注意,這里講的是所有權,凡是農村的土地,性質都屬于集體所有。怎么理解集體所有呢?好比土地的主人是集體(國家),我們農戶使用的土地都是從集體手中承包過來使用的,正因為我們使用的土地是集體的,所以,我們不能在承包地上隨便蓋房子,我們想在承包地上蓋房子,我們需要征得集體(村委會)同意,集體同意我們可以修,集體不同意我們就不能修,這就是土地所有權屬于集體的解釋。
綜上所述,農村破舊房屋拆出后,土地使用權仍然歸農戶使用,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集體。符合重建規定的可以按規定申請拆舊建新,不符合重建規定的,破舊房屋拆出后土地恢復成耕地,耕地仍然由破舊房屋的主人生產經營,破舊房屋的主人也可以將拆出房屋的土地有償出租或者轉讓給符合條件的村民修建房子,即使房屋主人主動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村集體,也應該獲得合理的經濟補償,但必須提前半年時間書面通知村委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