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于基礎教育的現狀,我只能先用“觸目驚心”來概況。
它表現在:
完全為0的家庭教育
這跟鄉鎮社會現狀有關,但也與我們教育工作的外延開展不力有關。
我們許多鄉鎮學校大門兩側都掛有兩個牌子,其中一個就是“家長學校”,但我們經常化,或者偶爾化的,以學校為組織單位開展過對家長的培訓了嗎?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是學生的最好老師,我們做教育的都知道卻都不去做,我們第一仗就敗了!
哄孩子的學前教育
在農村縣域的學前教育只能指私立的和不私不公,怪模怪樣的各種幼兒園了,我們沒有其他的學前教育機構。
他們的屬性,我們可以不嚴揪,但師資、辦學硬件、辦學質量我們應該監管吧?
家長花那么多錢,不能是只請大娘大姐或者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吧!
倘若是公立的幼兒園,公立的師資,幼兒教育是不是更應該科學規范有效啊?可是,現實就是只起到帶帶孩子的作用!
沒有了家庭教育,又沒有了學前教育,我們的孩子那兒還有什么起跑線啊?
不務正業的小學教育
我一點沒有夸張,我們的農村小學教育基本上算不務正業了!
我曾經調查多個鄉鎮的中心小學,1-4年級的學生寫雷鋒的“鋒”字,能寫正確的寥寥無幾。
沒有讀書、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沒有思想品德的道德教育;沒有動腦動手的技能教育;在小學的觀念里幾乎就沒有了教育,頂多還有一點良心的教學!
主業基本不講,副業大搞特搞。
搞什么副業?
搞應付:上面檢查的,拼命的準備材料;
搞形式:沒有開音樂課,搞歌詠比賽,沒有開體育課,搞體育運動會,整個就像搭戲臺演戲一樣;
搞成績:試卷讓學生買了一套又一套,教輔賣進了班級,鉆窟窿打洞,搞旁門左道的弄虛作假,取得形式的名次。
教育資源分配嚴重失衡,教師隊伍不交流,鄉聘教師不把關,小學的知識點教錯的司空見慣,這些都是普遍的、廣泛的共性問題了,小學教育咋能務業?
越來越垮掉的初中教育
大家都覺得一屆不如一屆了。就前面那樣的家庭教育,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學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惡習。
失去一個陣地,必將被另一個勢力占領,被惡習勢力占領了陣地的學生,初中教育又奈我何?打不得,罵不得,初中教育那兒有能力扭轉乾坤啊!
我是一個初中的教師,我很無奈了,兒大不由娘了啊!
現實確實如此,初中的學生,數學不會乘法口訣,基本的運算不會,常用字不認識,理解與表達更無法談起,這道如何是好啊?
2
而基礎教育意識形態和管理現狀也令人堪憂。
我們老師經常說不為人父母不知父母恩,不養育自己的孩子不理解別人的父母。
我們現在老師的覺悟很單純了,基本上都是沖著我們還是孩子的父母,我們理解學生的父母。
我們教師整個的意識形態就倆字“自覺”!
這太低級了!就像把十只羊扔進了大草原,吃著吃著,它就睡著了一樣,沒有激情沒有動力,甚至沒有壓力。
3
鑒于以上情況,我個人認為:
要改變教育面貌,關鍵是校長,選拔真正熱愛教育懂得教育的優秀老師當校長,有愛教育的校長才能帶出愛教育的老師,才能真正改變教育面貌。
其次,學校副職的配備,要以愿意搞工作搞教學為原則,多提年輕人實干家。
第三.要加強思想政治的學習。
目前來看教師隊伍整體上奉獻精神不夠高漲了,要給教師創造機會,創造業務學習的機會,創造成為名師的機會,不斷的去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第四.小學教育的主管力量要加強。
農村現在是中心學校主管小學教育,一般都是中心校的副職主要負責,但據了解,大部分副職在中學還有任課。
同時這些初中的副職領導對小學教育管理又缺乏經驗,根本不能保證對小學教育教學的高效管理,我覺得應該配專職來管理小學。
再一個是要增加小學校長和教師的流動性,把教師隊伍搞活。
第五.初中教育管理要落實教師聘用制,崗位責任制。
崗位考核不能流于形式;要把校園文化建設搞起來,用起來;還要加強德育,強調以德樹人,堅決督察各種歪風邪氣,比如賭博、喝酒、搞小幫派。
要堅決清理脫崗、占崗、吃空餉等現象;
要督察各校制定科學治校的規章制度,突出辦學的特色;
要更進一步抓教學,提高教學成績;
要最大限度的實現同工同酬,多勞多得;
要把績效工資改革成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積極性的有力武器;
要特別加強對高級職稱教師的管理;
要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一線的幫傳帶作用,絕不能讓他們演化成消極怠工的反面典型。
總之我們已經無路可走,我們必須狠抓基礎狠抓教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