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總復習資料(新課標一)
一、 填空題。
1、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 )的形成和發展。
2、課程目標按(九年一貫 )整體設計,根據(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設計。
3、語文教學應在(師生 )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 )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4、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和(良好習慣 ),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5、語文課程標準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 )”。
6、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7、語文課程總目標第五條是“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8、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
9、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10、(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11、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12、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13、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14、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單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后的( )內。
1、關于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新課標”)的觀點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D、工具性、思想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第一學段新課標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標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課標學段閱讀目標要求中的第7條: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是哪個學段提出的:(B )
A、第一學段 B、第二學段 C、第三學段 D、第四學段
4、閱讀教學過程是:(D )
A、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B、學生與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
C、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D、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5、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應鼓勵學生:( A)
A、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語交際課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與社會人群交往中
6、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C )的整體提高。
A、語文知識B、語文能力C、語文素養
7、(A )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A、學生 B、教師 C、學生和教師
8、閱讀是學生的(A )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 的閱讀實踐。
A、個性化 B、整體化 C、綜合化
9、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B )、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A、學習態度 B、學習方式 C、學習目的
三、多選題。根據新課標,選擇符合課標理念的大寫字母填入題后的( )內。1、 關于課程的基本理念, “新課標”正確恰當的表述是:
(D)
?、偃嫣岣邔W生的語文素養。 ②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④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關于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新課標提出:(A)
?、僮R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1~2年級要多認少寫。 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 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B)
?、倮首x ②分角色讀。 ③表演讀。④默讀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C)
?、俸献骶?②創新意識 ③參與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學生作文修改的評價要:(D)
?、僮⒁饪疾鞂W生修改作文內容 ②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態度 ③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過程 ④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判斷。(20分,每小題4分,正確的在括號里打對號,錯的打×)
1、語文能力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2、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3、識字與寫字的要求相同,1——2年級要多認多寫。(×)
4、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
1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