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兩圖”,指概念圖、心智圖(又稱思維導圖);“兩力”,指教師的教學力、學生的學習力。
“思維和畫圖才是人類最基礎的語言。”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兩圖”已成為倍受青睞、威力驚人的思維工具;不管個人或者團隊,理論研究不斷深入,實踐應用日益廣泛,遍及工作、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也逐步進入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在教學中正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讓更多的人去認識它們、使用它們更有意義!
一、概念圖
1、概念
概念圖是用來組織和表征知識的工具。它通常將某一主題的有關概念置于圓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連線將相關的概念和命題連接,連線上標明兩個概念之間的意義關系。它既指構圖過程又指構圖結果。
2、結構
概念圖的圖表結構包括概念、連線和連接詞三個部分。概念通常用專有名詞或符號進行標記。連線表示兩個概念之間的意義聯系,連接可以沒有方向,也可以單向或雙向。連接詞是置于連線上的兩個概念之間形成命題的聯系詞;反過來說,命題是兩個概念之間通過某個連接詞而形成的意義關系。
3、特征
概念圖的圖表特征:①層級結構是概念的展現方式,即指同一知識領域中的概念依據其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層排布: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圖的最上層,從屬的則放在其下;位于上層的概念通常可以引出幾個知識分支;具體例子位于最下層。②交叉連接(又稱橫向聯系),即指不同知識領域或同領域分支間的概念的連線,可用來澄清一些不相關或者相互沖突的關系。某一領域的知識還可考慮通過超級鏈接提供相關的文獻資料和背景知識。
4、制作
概念圖的制作沒有嚴格的程序規范。但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
①列出與中心主題相關的主要概念。
②對這些概念進行排序:從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體的概念依次排列。
③初步擬定概念圖的縱向分層和橫向分支。
可以把所有的概念寫在紙片上,然后把這些紙片按照概念的分層和分支進行排列,初步擬定概念圖的分布。利用紙片的好處即便于移動概念以修改概念圖的層級分布。當然,用計算機軟件制作概念圖更好一些。Novak博士向教師建議,任何一個概念下面不要有三個以上連接的概念。
④建立概念之間的連接,并在連線上用連接詞標明兩者之間的關系。
概念之間的聯系有時很復雜,但一般可分為同一知識領域的連接和不同知識領域的連接。特別是交叉連接,需要學習者的橫向思維,也是發現和形成概念間新關系,產生新知識的重要一環;當然,任何概念之間都可以形成某種聯系,我們應選擇最有意義并適合于當前知識背景的交叉連接。
⑤把說明概念的具體例子寫在概念旁。
⑥同一組概念可以運用不同結構的概念圖來表現。隨著對概念之間關系理解的變化,概念圖也會發生改變。諾瓦克認為:好的概念圖一般要修改三次以上,甚至更多,所以,計算機在這點上具有優勢。
六條標準及其定義為:
①命題:在概念之間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
②層級:最高層的概念分解成若干有效的層級,從最一般到最具體;
③分支:從最高層的概念分解出最概括的概念或下一層概念;
④交叉連接:不同分支中的下一層概念之間的聯結整合是有效的、有意義和重要的;
⑤例子:最能區別次一級的概念;
⑥概念化程度:理解最高層概念和與之相連接的次級概念的程度。
※考慮到區分度問題,評分一般按4(最完全、有效)——0(缺失或無效)五個等級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