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里總有一些名字很是奇怪的植物,比如農村常見的“鬼針草”。因為其草籽十分黏人,像鬼一樣陰魂不散,所以民間稱其為鬼針草。不知道你們那里叫什么呢?
鬼針有刺針草、盲腸草、一包針、粘身草、婆婆針、金盞銀盤、跟人走、鋼叉草、鬼黃花、鬼骨針等一系列怪稱。常生于路邊、荒野或住宅旁,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均有分布。
鬼針草在民間草籽粘身惹人煩惱,但入藥治病功勞不小。據中醫藥典載,鬼針草為菊科刺針草屬植物刺針草及三葉刺針草,以全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我國民間常用鬼針草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
鬼針草含黃酮甙、皂甙、鞣質、多元酚、香豆素、苦味素、碘、膽堿、氨基酸、維生素等成份,對調節人體血壓具有良好的功效,近幾年,臨床應用鬼針草治療高血壓病取得顯著療效,有效率達100%,痊愈率98%。
每日用干鬼針草30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后代茶一日內服完,連續服用八九天見效或血壓恢復正常,并且能長期保持血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