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佛手: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丈余,莖葉基有長約6厘米的硬銳刺,新枝三棱形。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有透明油點。花多在葉腋間生出,常數朵成束,其中雄花較多,部分為兩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帶紫暈,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常多雄花,結的果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藥用,皮鮮黃色,皺而有光澤,頂端分歧,常張開如手指狀,故名佛手,肉白,無種子。
佛手為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實。產于廣東、福建、云南、四川等省。于10~12月果實成熟時采摘,切片曬干。佛手辛、苦、溫。具有舒肝理氣和中化痰之功。佛手氣清香而不烈,性溫和而不峻,具有理氣不傷正,行氣不傷陰的特點,自古醫家均喜用之,故有的醫家稱佛手為“理氣圣藥”。筆者所開的疏肝理氣的處方中,均使用佛手,實踐證明,正確使用佛手,確能提高治療效果,茲將佛手的臨床運用整理如下。
1.治脅痛:佛手30克,川楝、元胡各12克,柴胡、郁金、甘草各6克,日1劑水煎,分3次服。
2.治胃脘脹痛:佛手30克,青木香10克,蘇葉15克,甘草6克,日1劑水煎,分3次服。
3.治膽石發黃:佛手30克,茵陳40克,金錢草30克,郁金12克,甘草5克。日1劑水煎服,連服10日。其效甚佳。
4.治呃逆:佛手20克,丁香6克,柿蒂15克,白芍25克,甘草10克。日1劑水煎服。以愈為度。
5.治嘔吐:佛手30克,藿香2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日1劑水煎,少量頻飲,效佳。
6.治痛經:佛手30克,香附子15克,歸尾15克,元胡15克,甘草5克。于月經來潮前1個星期日1劑水煎,連服3日。
7.治睪丸腫脹:佛手30克,荔枝核20克,橘核15克,元胡12克,甘草5克。日1劑水煎服。
8.治乳房腫塊:佛手30克,白芥子10克,瓜蔞20克,橘葉30克,日1劑水煎,連服1個月。
9.治久病咳嗽:佛手30克,枇杷葉12克,貝母10克,甘草6克。日1劑水煎頻服,效佳。
10.治胸痛:佛手30克,葶藶子20克,瓜蔞30克,枳殼15克,元胡18克,甘草6克,日1劑水煎,連服3日,其效頗佳。
另外,在補虛的湯劑中,恰當地加入佛手,可以起到補而不滯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