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個朋友吃飯,她忽然問我:“你有沒有覺得我很笨?”
見我一臉疑惑,她說,最近好不容易有個升職的機會,可是被搞砸了,“不知道為什么,腦子里總有個聲音在質疑自己:你行么?”
于是,她越來越緊張,連犯了好幾個錯。
每個人內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限制性信念,這些限制來自于身體、年齡、外貌、面子等等。
張芝華老師曾經有一個個案,她40歲了,一輩子都在減肥。
每一次瘦下來,過一段時間又復胖,瘦下來又胖回去,總是這樣來來回回不斷重復,她非常苦惱。
張芝華老師通過催眠回溯,去找她瘦不下來的原因。原來,5歲時,有一天她放學回家,打開房門,就看到了爸爸和另外一個女人在一起。
所以,那個當下,小小年紀的她,心里就覺得:長大以后我絕對不能瘦,瘦下來會被男人拋棄。
為什么呢?因為她看到的那個女人非常圓潤,而媽媽是瘦瘦的。
過去的事件形成的信念,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不斷的影響著我們,而這在意識層面,是無法覺察的。
比如童年被家暴的男孩,很可能長大成人后會在新的家庭中,實施暴力;
而被家暴的女孩,很容易嫁給一個有暴力傾向的配偶;
看著父母婚姻不幸長大的孩子,成年后,婚姻也很容易出問題。
簡單來說,催眠就是在你的潛意識層面動手術。
很多時候我們頭腦知道,我們的心卻做不到。比如減肥瘦不下來,戒煙戒不掉,長期失眠,總是賺不到錢等等。
這些都是因為你的潛意識層面有更深層的信念,或者有沒有清理的情緒造成的。
19年前在,張芝華老師還在美國硅谷工作,一夜之間,公司倒閉,未婚夫逃婚,簽證快到期,還患上急性肺炎。
身處異鄉,獨自去醫院,還沒有醫保,看完病,已經沒什么錢了。絕望之時,張芝華老師接觸到催眠,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她的狀態逐漸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