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
第一,要培育壯秧,育出4葉1心的秧苗,13厘米高。
一、種子處理
1、 曬種:一般曬2-3天,打破水稻種子休眠期。
2、 選種:選用適合當?shù)厥炱诘膬?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病及分蘗力強的品種。然后對種子進行精選。
3、 浸種: 浸種可使水稻種子吸水達到自身重量的25%,以滿足種子萌動和幼芽生長對水分的需要,促進種子發(fā)芽迅速而整齊,并且藥劑浸種可殺死種子表皮的惡苗病菌。推薦藥劑25%亮地乳油15毫升1袋90-110斤水稻種子。
4、 催芽:將浸好的種子撈出控干后,澆50°C溫水,使稻種均勻受熱,待沒有熱氣時,將種子堆放在鋪好的稻草上。堆中溫度控制在28-30°C之間,每隔12小時翻動一次,缺水時勤澆水。這樣經(jīng)2-3天即可出芽。
5、 晾芽:經(jīng)過晾芽后,使種子表皮的水分降到不粘手,播種時能把種子播均勻。
二、播種
1、播種時間;黑龍江南部地區(qū)及吉林地區(qū)在4月10日左右,中部4月15日左右,北部4月25日左右。
2、配制床土:使用徐老師壯秧劑(20公斤)可用旱育稀植、隔離層育苗、軟塑盤、機插盤、毯式盤120平方米(720盤)左右,機插盤下種量高可以適當加大壯秧劑用量。拋秧盤140平方(大約840盤)。
使用時先用20公斤壯秧劑混拌100公斤土,混拌2次,
把120公斤在混拌到300公斤土里混拌2次,在把300公斤混拌到800公斤里混拌2次,高效多功能營養(yǎng)土混拌完成。(以上裝土薄厚有區(qū)別僅供參考)以實際用量為準。不能用有除草劑的床土,不要隨意加大壯秧劑的用量,(非機插秧)一定要拌勻。
3、播種量;機插840克—900克/米2,人工插350—400克/ 米2,均為濕籽。
4、播種方法;播前床土要澆足水,達到飽和狀態(tài)。不論機播還人工撒播每床的種子量分兩份,播種2次。第一次播全,第二次找勻之后按0.7厘米厚度均勻覆土。之后馬上平鋪地膜,保溫保濕。
三、苗床管理
1、溫度;出苗前不允許超過35度,出苗后保持30度以下,一葉一心以后逐漸降溫,直到插秧前降到20度左右為止。
2、水分;出苗期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出苗整齊,出苗后至2.5葉期床面不干不澆水,提高地溫,促根下扎。2.5葉期到插秧期每天澆一次水,防止秧苗缺水萎蔫,秧苗發(fā)病。
3、防病;在一葉一心期及時澆一次“3%立青雙絕如果鹽堿嚴重地區(qū)先用固體硫酸按說明書使用調(diào)酸然后再用藥,用后葉面噴水洗苗一至兩次”,預防立枯病的發(fā)生。
4、通風:以床面溫度為準,只要晴天,不論天氣怎么冷,床面都會有溫度,必須通風。出苗前后,超過溫度指標就兩側(cè)通風,當一葉一心以后,為了不讓溫度升得太快太高,早上5-6點就通風,逐漸擴大通風口,下午4-5點蓋嚴,讓苗晚上長,不許讓北風進苗床。
5、追肥:秧齡到25天后離乳期,下種量大的有脫肥現(xiàn)象的每平方米追施100克徐老師壯秧劑。
四、本田管理
第二,栽培密度要改進,行距35公分,每米插8穴。機插 秧用9×4寸每穴6-7棵苗。
第三,科學施肥,改變施肥方法,增鉀減氮、減磷增硅。
施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適量施用鋅肥,
硅鈣肥,利用測土配方技術科學施用化肥,做到缺什么補
什么,缺多少補多少,以達到節(jié)約成本增產(chǎn)增收的目的。具體說:
底肥;每公頃N16-P12-K17(45%)徐老師復混肥800斤,因各地條件不一樣,施用量不等。旋地前追施480斤當天施肥當天旋地,耙地后追施160斤,孕穗前追施160斤。增施35%有效二氧化硅400斤,這就是深層有肥、淺層有肥、表層有肥;肥料利用率高。
追肥;第一次插秧后3天看見有新的白根出現(xiàn)就追施25%
徐老師牌水稻返青肥200斤/公頃,配合除草劑結合殺蟲劑使用防草與防治潛葉蠅與泥包蟲,使小苗早生快發(fā),早分蘗。
第二次在分蘗高峰期(6月15日左右),追施100斤硫
酸銨與80斤返青肥追肥/公頃,找勻三類苗,讓小分蘗快速
長大。
第三次當每穴主穗已經(jīng)孕穗粒開始形成時,(7月5日
左右)160斤復混肥(16-12-17)/公頃,作為孕穗?;ǚ省?/span>
這樣就不會早衰、不會貪青。
2. 科學管水
在水分管理上,根據(j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點來調(diào)節(jié)水層,合理灌水和曬田(在鹽堿稻區(qū)不能曬田,可以通過深灌控制無效分蘗),以達到節(jié)水提溫的目的。在插秧至緩苗期保持4—5cm深水層護苗,分蘗前期保持3cm左右的淺水層,分蘗中后期進行干濕交替灌溉,當全田總莖數(shù)達到預定指標(每平方米達到520個莖,)時,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的發(fā)生,在拔節(jié)孕穗前期保持濕潤,保證通氣良好,后期適當建立淺水層,特別是抽穗前5-15天內(nèi)保持淺水層,其余時期以間歇濕潤灌溉為主,采取陳水不干,新水不進的管水辦法,保證地上、地下部協(xié)調(diào)生長。在抽穗開花期采取間歇灌水的方法。孕穗期深水灌溉水深10厘米以上,直到9月10日停水。防止因缺水而渴死水稻早衰。
3、綜合防治病、蟲、雜草
除草以不影響分蘗、安全、綠色為目標。使用對水稻無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殺稗劑,如丙草胺和苯、噻卞進行封閉除草。水田整個生育期要在人工除草的基礎上進行化學除草。后期雜草較多的地塊更要以人工除草為主,配合化學除草。插秧7天后每公頃用53%苯噻草胺、芐嘧璜隆1200克-1600克防治水稻雜草。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較多地塊,用滅草松加二甲四氯防除,水蔥子、蘆葦多的地方要用阿羅津加吡密黃隆防除。由于缺水造成嚴重草荒的,滅稗草用50%二氯喹啉酸防除,驢耳菜等闊葉雜草用滅草松防除。池埂子要割草兩次,改善水稻田間通風透光條件。
6月末7月初,莖桿粗壯、心葉甜度高的品種易受二化螟的危害,在危害初期采用“三唑啉加毒死蜱加阿維”各使用300毫升組合使用,現(xiàn)用現(xiàn)兌使用1公頃,兌水200公斤噴霧。對葉色濃綠、生育拖后、排水不良、易感稻瘟病地塊,在發(fā)病初期可以用30%春雷、稻瘟酰胺、咪鮮胺合劑防治一次。商品名(瘟曲雙殺)第二次(與第一次用藥相同)噴藥時間應選擇上午8點前下午四點后,避免高溫噴藥中毒。
4、收割:據(jù)試驗,收割的時間對于稻谷的產(chǎn)量、米質(zhì)都有很大的影響。收獲早有利于提高食味、減少堊白度,但不利于提高出米率和產(chǎn)量。收割晚則相反。在我省氣候條件下,出穗后50天左右收獲時,可以保證產(chǎn)量和米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