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家長進游戲群控訴,聽聽這7個家庭的看法

事件回顧

近日,一段“家長怒進游戲群控訴”的視頻引發網友的熱議,視頻中,該名家長稱“兒子初二,每科成績不過平均分”、“你們把我兒子害死了”、“你們這個是什么群啊,你們這是害人不淺啊你們這個群”。有網友認為,孩子沉迷游戲是家長教育不力造成的,不該把怒火發泄到其他玩家上;也有網友認為,游戲確實如同“洪水猛獸”一般,該名家長的做法情有可原。一時間,這一話題在各大平臺的熱度居高不下。

那么,如何處理“沉迷”游戲、網絡這一問題?為此,RUC新聞坊和7個家庭中的孩子或家長聊了聊他們與此相關的經歷,并聽取他們對該事件的看法。

一、 孫豪:我就是網癮少年

孫豪是西南政法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剛開始聊的時候,第一句便說:“我就是網癮少年。”

孫豪提到,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玩游戲,爸爸砸了家里的電腦。“我中午不睡覺,玩《紅警》,我爸一生氣就把電腦顯示器砸了”,“當時我被嚇著了,就一直哭,我爸冷靜下來,看到我哭也后悔了,就安慰我說‘別哭了,咱再買臺新的。’”孫豪說,后來爸爸真的給他換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以后也沒有再這樣嚴厲地教育過自己,只是勸他少玩。

他說,和這件事同樣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一邊玩游戲,一邊被媽媽喂飯。“初中時玩《魔獸世界》,有一次和很多人組隊,抽不出空吃飯,后來被媽媽喂著吃完了飯”。

孫豪在《魔獸世界》中的游戲角色

不過現在孫豪表示,這些經歷都是“合理的”,“被爸爸砸電腦的經歷讓我心里有了敬畏,媽媽給我喂飯的經歷又讓我懂得感恩”,他說,“現在只要爸爸在家,就算游戲里團隊的19個人等我一個,我也不會去,因為我爸不希望我玩,他為家庭太操勞了。”

當孫豪知道“家長進群控訴”這件事后,他的第一反應是“誰允許小屁孩有手機的!”,在他看來,家長進群控訴這個事情,不是家長平時沒有教育孩子,只是方法不對,對孩子固然不能“男女混合雙打”,但還是需要進行引導。

“如果我有孩子,我會給孩子用手機,但不會給他買自己的手機。只有考好了才讓玩,讓孩子知道,學習是有回報的”,他繼續補充道:“不過,這樣也有壞處,上了大學以后可以肆無忌憚的玩,一下子失去了約束,于是我就掛科了。”

說完,孫豪羞愧地低下了頭。

二、 王媽媽:當時我挺希望兒子失敗一次

王媽媽的兒子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在談及“孩子曾經是否沉迷游戲”時,王媽媽上來便不由分說地發來了6條共計3分鐘的語音,列舉了兒子初中沉迷游戲的種種表現。

“初中時候玩游戲特別沉迷,每周周一上學的時候就唉聲嘆氣,盼著周五,周五一到就和剛從監獄里放出來的一樣。到了周日,又不讓玩的時候,又開始唉聲嘆氣”,王媽媽說。在形容兒子那時候的表情時,她還開玩笑地用了“如喪考妣”一詞。

“孩子上初三的時候,有一次我和孩子爸爸說,我有預感,他中考一定會考不好”,王媽媽補充道,“按照他的性格,可能只有吃到苦頭才會長教訓,中考失敗總比高考失敗要好,所以那時候我挺希望兒子失敗一次。”

這臺電腦陪伴了王媽媽兒子的童年,如今已經光榮”退休“,無人使用。

當談到如果再回到當時,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時,在一旁的爸爸插了話:“我堅定支持全面禁網”,而王媽媽說:“也不一定會完全禁網,畢竟不太現實,但還會選擇‘嚴防死守’,不讓孩子去接觸大型游戲,把空出來的時間一部分用于學習,另一部分帶孩子出去旅游。”

對于“家長進游戲群控訴”事件,王媽媽認為“不支持,但能理解”,在她看來,事件中母親的行為是一種“無能為力又絕望的發泄”,“她未必不知道進群控訴一通沒什么用。”

最后,王媽媽說:“如果換作是我,可能不會作出進群發泄這種事,我會把孩子的游戲賬號都封禁或刪除。”

三、 梁苡:誰還沒偷偷氪過金

(注:“氪金”:指為游戲付費充值。)

今年在陜西師范大學讀研一的梁苡,玩奇跡暖暖已經將近三年了。她每天都會登陸這個換裝養成手游,做日常任務,攢道具,一天不落。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個游戲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

在梁苡看來,每天為游戲花上半小時到兩小時不等的時間,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為游戲氪金,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具體數目我不記得了,前前后后起碼得有兩三千吧。”

這個數字對于沒有穩定收入的普通學生來說不是少數,梁苡坦言,充進游戲的錢都是從生活費中擠出來的。

“這錢該氪啊!每次新活動出的衣服都很好看,拿不到的話我會很難受,想著一定要fs(full set,指同系列道具全部集齊)。”梁苡不認為自己有收集癖,但是每當游戲上新活動,自己“總是忍不住氪金”。

梁苡同學的微博截圖

當被問及家里人是否反對自己玩游戲時,梁苡表示,自己家長對她玩游戲“總體上還是支持的”。

“玩可以,但不許花錢。”這是梁媽媽一貫的態度。

“嘿嘿,但是我媽不知道我氪金,我都是偷偷的,所以一直沒啥分歧。”

除了自己,梁苡說爸爸平時也偷偷往游戲賬號里充錢,還以為她不知道。她為爸爸“保守了秘密”——氪金這回事,父女倆都不敢讓媽媽知道。

四、 凌翊:我不是分不清游戲與現實

2017年12月20日,一款名為“戀與制作人”的超現實戀愛手游正式開服。開服一周后,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凌翊在手機里下載了這個游戲。她迅速喜歡上了游戲中的某個角色,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直呼這名男性角色為“老公”。

“我代入感超強的,因為特別喜歡那個角色,所以平時也會和身邊朋友說‘我老公李澤言(游戲角色名)如何如何’。”

當被問及家長對自己玩游戲的態度時,凌翊表示,自己的父母并沒有在這方面做過多管束。“主要是我現在退游(指不再玩游戲)了,家里就不怎么管了。”

但是,凌翊表示,去年自己“玩得特別瘋狂”的時候,媽媽對她頗有微詞。

“我媽經常和我說‘你快醒醒’。”

凌媽媽則解釋說:“我嫌棄她倒不是因為她玩游戲,而是覺得她太叨叨了,總是沒完沒了。”

凌媽媽平時經常勸她不要過多把虛擬世界的東西帶入現實生活中來。“游戲畢竟只是游戲,不能以虛擬世界中的‘完美人設’來衡量和影響自己的現實生活。”

除了把“老公李澤言”成天掛在嘴邊,她還曾經和游戲角色“一起吃飯”。

有一次,凌翊和朋友去吃海底撈。凌翊忽然想起來游戲里的一張立繪是白起(游戲角色名)和“我”(指游戲中的女主,即玩家)面對面吃飯。凌翊立即讓朋友幫忙錄了自己“和白起吃飯”的視頻,還拍了一張自己給角色“喂飯”的照片。“我朋友就特受不了我,說我玩游戲玩迷糊了。”

但是凌翊認為自己并沒有玩迷糊,她始終覺得游戲只是生活中的調劑。

凌翊給游戲角色“喂飯”的照片。

五、 葉同學:游戲帶給我很多陪伴和感動

在西南大學讀大三的葉同學看來,戀與制作人是給她帶來很多陪伴和感動的游戲。

因為很喜歡這個游戲,葉同學就想要去創作一些同人圖并把作品發布在微博上,意外地被很多人喜歡,久而久之成為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畫手。“盡管身邊有些親友對這個游戲不太了解或存在偏見,不理解我為什么玩這個游戲;但是能夠在微博上遇見很多同樣喜歡這個游戲的人,可以和他們一起交流、創作,產生共鳴,這也支撐著我堅持下去。”

這個游戲不僅建立起了她與有著共同愛好的人的聯系,也使她的繪畫才華獲得了官方的認可——游戲制作方邀請她參加同人茶話會。剛開始收到消息的時候,葉同學就感到不敢相信,“真的可以去嗎,感覺自己畫得還很不好”,也會因為要見到大佬很害怕。雖然最后由于實習沒能去,但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葉同學收到的《戀與制作人》同人茶話會邀請。

葉同學的父母知道她愛玩這個游戲,也知道她喜歡李澤言,但是也能夠接受,沒有過多的干涉。葉同學很同情那位家長的遭遇,為她的哭訴而難過。她認為玩游戲要合理安排時間,適量怡情就好,沉迷其中的話也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戲,可能是缺乏家長的正確引導;也有可能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找到合理情感宣泄的出口,才會對游戲過分依賴。

六、 L同學:游戲是我人生一部分,我已與它和解

L同學是一名天津大學的大三學生,他與游戲的首次接觸是在六歲,被街機廳的游戲所吸引,玩了《三國戰紀》,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會因為購買游戲幣而找媽媽要零花錢;會因為玩游戲而翹武術班的課,后來被爸爸知道了,第一次因為游戲而挨了打。在這個時候,L同學表示自己已經有點上癮了,之后也總是悄悄往游戲廳跑,被發現后又會挨頓打。

《三國戰紀》游戲截圖。 圖片來自網絡

“后來家里有了電腦,我和游戲的緣分就進入了第二階段。”

“爸媽為了不讓我玩游戲,給電腦設了密碼,這也促使我鉆研解密技術,家里電腦的密碼設一次我就能破一次。后來,他們就把臥室門鎖了,于是,就有了我的一次壯舉——翻窗戶(我家在二樓),現在仍然覺得當時膽子是真的大……”

“盡管父母視游戲為洪水猛獸,對待游戲的態度也比我周圍同齡人的父母更為嚴厲;但是,現在的我也挺感謝他們的打罵,他們堅持不懈的教育及時約束了我,沒有在沉迷游戲的道路上走得太遠,陷得太深。”

“上大學之后,不怎么玩游戲了,父母的態度也緩和了一些。但是,偶爾看見我玩游戲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擔心,似乎還把我當成曾經游戲上癮的小孩子。”

對于家長進游戲群控訴這一事件,L同學認為在父母、游戲與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之間,游戲和孩子本身沒有什么過錯,家長需要真正擔負起監管和教育的責任。家長不要一味地信奉“游戲毒害論”,這其實也是一種推卸責任,將責任完全推給了游戲;同時家長也需要學習,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了解現在游戲的發展,只有了解才能有溝通的基礎。

“游戲是構成我人生的一部分,并不是說游戲占有我人生多大的比重,但它確實是我成長過程中不能被抹去的一部分,而現在我已與游戲和解,父母的干預也是我能夠與游戲和解的助力。” 

七、 美彤:佛系游戲佛系家長

美彤目前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讀語言學方面的碩士。和在國內時一樣,她仍然喜歡打游戲。但她認為真正沉迷游戲的人是不會承認自己沉迷游戲的。只要在不耽誤工作和學習的情況下打游戲就不算沉迷游戲。對于游戲的熱愛源于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為了打發時間,打消無聊的感覺才會去玩游戲。以至于玩游戲到一定境界,對于各種套路都了解清楚后,反而對游戲喪失了興趣。

美彤小時候沉迷于夢幻西游,覺得打怪升級的經歷很有趣,很有成就感。玩QQ寵物時也想要充錢,家長雖然會覺得沒有意義,但最終還是妥協幫她充了錢。雖然偶爾會限制玩游戲的時間,但沒有太大的沖突。玩游戲也不會瞞著家長,甚至是家長的同事帶我入了夢幻西游的坑。

2005年推出的QQ寵物,距今已經過去了14年。 圖片來自網絡

而美彤還有一個上小學的弟弟,家長李媽媽則表示,弟弟小時候沉迷王者榮耀,但后來出了王者農藥的說法,便沒有再讓他繼續玩下去。

李媽媽表示,孩子愛玩游戲說明在現實世界里,沒有比游戲讓他更能感到有趣的事情。作為家長,要給到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是可以預防孩子沉迷游戲的。如果親子關系惡化,孩子便會到游戲世界中去尋找讓自己開心的感覺,讓自己越來越封閉。

八、 反思:現在我們如何理解“沉迷”這件事

通過對以上家庭的訪談,我們發現,在7個家庭中,不論是孩子一方還是家長一方,對于“沉迷”這件事的看法存在著相當的共通之處:

“沉迷”網絡、游戲,或者陷入“網癮”,是一個孩子或多或少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不論經歷如何,過程怎樣,這個階段本身已經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烙印,構成了他們諸多回憶中的一部分。

過多迷戀于游戲會消耗精力,荒廢學業。但倘若利用得當,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能提供陪伴和動力,甚至成為社交的手段之一。孩子通過游戲獲取陪伴和感動,學習到相關技能,得到相應成長的經歷也是存在的,或許不應當簡單地將游戲視為“洪水猛獸”。

粗暴的教育手段不值得提倡,但家長的教育始終不能缺位。像是砸電腦、嚴厲禁止,甚至打罵體罰這類粗暴的教育手段往往對孩子“沉迷”并沒有直接的幫助。但并不意味家長不應進行教育,上述經歷反映,許多曾經“沉迷”過的孩子也認為家長的教育是必要的,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明的教育方式更加可行。

“沉迷”背后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更應被重視。過于迷戀游戲,間接反映了孩子現實中某種陪伴,或者經歷的缺位。除了絞盡腦汁讓孩子把對游戲的經歷轉移到學習上,家長似乎更應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陪伴,并多帶孩子外出游玩,感悟現實生活的美好。

“家長進游戲群控訴”值得同情理解,但做法并不妥當。進游戲群進行控訴的家長實際上是無能為力時的一種無奈之舉,從感情上值得同情。但是這種做法并不能解決問題。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引導更為關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所謂教育,不過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事
為人父母最大的失敗:你自己偷懶,卻指望孩子有自制力
高情商的孩子更易成功,如何培養?5招告訴你!
這幾種方式,教你培養出一個信守承諾的孩子!
夫妻“同房”被孩子撞見咋辦?這爸爸的回答彰顯高智商,值得點贊
家有兒子的,這3個方面要“富養”,孩子長大后會感激你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温州市| 罗城| 洪江市| 永寿县| 金溪县| 陆河县| 台州市| 肇州县| 贡觉县| 谢通门县| 当涂县| 株洲市| 三河市| 本溪市| 龙里县| 阆中市| 肥城市| 临武县| 务川| 宿松县| 黄山市| 洮南市| 长兴县| 阜平县| 清苑县| 恩平市| 张家川| 禹州市| 石阡县| 乐至县| 武安市| 凤庆县| 台州市| 荥阳市| 集贤县| 山丹县| 美姑县| 邢台县| 固镇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