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篩竇
1. Haller氣房: 眶下氣房(Haller氣房)是位于篩泡下方的沿著上頜竇頂壁和眶紙板最下部分的任何氣房,包括位于篩漏斗內的氣房。Haller氣房開口于中鼻道,Haller氣房增大時,可使篩漏斗及上頜竇開口變窄,導致上頜竇和額竇發生反復性或慢性炎癥病變。Haller氣房本身也可有炎癥,可與鄰近結構的粘膜病變同時存在。Haller氣房在內窺鏡檢查時看不清楚,須CT確定。
圖1 燕尾箭頭示Haller氣房,長三角箭頭分別示鉤突與篩漏斗
圖3 右側Haller氣房(箭頭),右側中鼻甲垂直板氣化,氣化的氣房內有粘膜增厚(箭)
2. 中組篩房呈一圓形隆起,叫作篩泡,它是篩房中最恒定的結構,位于中鼻道的外側壁,其外緣構成眶內壁的一部分,這些氣房開口于篩漏斗或篩泡內側壁,再進入中鼻道。巨大的篩泡可占據中鼻道,阻塞篩漏斗/半月裂口,影響前組篩竇和上頜竇的引流,當致篩漏斗/半月裂口寬度<2 mm時,認為篩泡肥大。而且它本身也可有黏膜炎癥。
圖5 右側篩大泡(箭頭),篩泡較大,壁較厚,使右側篩漏斗明顯變窄。
3. Onodi氣房是蝶上篩房,篩竇過度氣化,由后組篩房向蝶竇外、上方延伸而成,和蝶竇共壁。
圖1 左側Onodi氣房,冠狀面1mm MPR重建圖像顯示左側蝶竇上方擴大的篩房 圖2 與圖1同一病例,矢狀面1mm MPR重建圖像,顯示蝶上篩房 。
4.視神經在其外側壁下形成突向腔內的隆起。當1/3周徑突出于竇內時,應著重提出。Onodi氣房存在時增加了鼻內窺鏡手術時對視神經損傷的機會。
圖3 雙側視神經形成明顯突向腔內的隆起,管壁菲薄。
圖4 蝶竇中隔明顯右偏,右側最后篩房向蝶上氣化,視神經在外側壁形成明顯的隆起(Onodi氣房)
2蝶竇
1、翼突氣化、前床突氣化:為蝶竇氣房延伸到蝶骨大、小翼和翼突而形成,術前和術中應注意此二種變異,避免損傷周圍結構。蝶竇過度氣化可以增加視神經、圓孔等暴露的機會。頸內動脈管壁可見缺如。
2、蝶竇分隔:正常蝶竇可見一分隔,左右一般不對稱,可為纖維或骨性分隔。三分隔變異術前應提示,否則,易導致手術后病變殘留。
3、蝶竇發育不良:多呈甲殼形,竇腔較小,其后壁距蝶鞍骨質超過10mm。
圖6 雙側前床突氣化(箭),左側翼突氣化(箭頭)
4、蝶竇與頸內動脈之間的關系
圖1 兩側頸內動脈在蝶竇外側形成明顯凸向腔內的隆起。
圖2 同上,并見蝶竇中隔偏曲。,其根部附著于右側頸內動脈管。
3額竇
雞冠氣化:雞冠可以發生氣化,引流至額隱窩,如果開口閉塞,雞冠內可產生粘膜囊腫。氣化的雞冠可受炎癥累及, 冠狀位利于顯示氣化的雞冠及其腔內的病變。
圖1 雞冠氣化(箭頭)
圖3 冠狀位圖像上顯示副鼻竇多發解剖結構變異,引起竇口-鼻道復合體局部結構紊亂,右側中鼻甲氣化并增大(長箭頭)、鉤突及上頜竇出口內傾(短箭頭)及Haller氣房(寬箭頭)
圖5 冠狀位圖像顯示鼻竇多發解剖結構變異,雙側中鼻甲氣化并肥大,雙側篩大泡共同致雙側上頜竇出口、中鼻道出口等狹窄,局部解剖結構位置發生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