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種多危險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所致的高血脂、高血壓等均是其危險因素。2007年WHO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中提出,采取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是冠心病防治核心內容之一。
一.如何合理膳食
1.注意熱量平衡
冠心病患者常合并肥胖或超重(超過標準體質量20%~30%),應通過限制熱量的攝入或增加消耗使達到理想體質量的范圍[身高(cm)-105]kg;對合并有高脂血癥的冠心病肥胖患者,通過限制熱量以使體質量達到并維持在理想體質量尤其重要。
2.控制脂肪攝入
許多研究證明,長期食用大量脂肪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因素,而且還證明脂肪的質對血脂的影響更大。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水平,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血膽固醇水平,一般認為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之比1:1:1為宜。膳食膽固醇含量對體內脂質代謝會產生一定影響,應適當加以控制。
3.控制食糖攝入
除合并有某些類型的高脂蛋白血癥患者外,一般控制在工作中60%~65%,宜多吃粗糧、雜糧、蔬菜、瓜果,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含量。白糖、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等純糖類食物忌食用,純甜類如雪糕、麥乳精等也少食用。
4.控制鈉鹽攝入
鈉鹽在某些內分泌作用下,能增加血管對各種升壓物質的敏感性,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鈉鹽還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體內鈉鹽攝入過多水分就要按比例增加,全身血容量也就增多,直接增加心臟負擔,往往會誘發心絞痛或加重心力衰竭的程度。因此,冠心病患者必須限制鹽的攝入,采用低鹽飲食,一般每日不超過5克。
二.飲食合理性
肉類
動物性脂肪主要為飽和脂肪酸且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可使患者血脂增高;動物性食品特別是禽類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膽固醇,故冠心病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魚類
魚類含膽固醇少,且魚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止粥樣硬化作用,故冠心病患者不必嚴格限制。
蔬菜類
蔬菜的攝入既有利于防止冠心病患者攝入過多的脂肪,又可以補充各種營養成分。其實基本上所有的蔬菜冠心病患者都可以食用(如:洋蔥、白菜、胡蘿卜、海帶、芹菜、各種菇類等)。
水果類
蘋果、西瓜、香蕉、獼猴桃等此類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高血壓、冠心病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其保健價值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他水果如:葡萄、鮮棗、柑、橘等能幫助減少人體內多余的脂肪、降低血脂,對冠心病的防治有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冠心病病人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則應適當限制水果的攝入。
五谷雜糧類
如小麥、玉米、蕎麥、燕麥等豆制品,五谷雜糧中所蘊含的豐富營養有預防疾病、保持健康的功效,如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可軟化血管內的膽固醇,減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許多的膳食纖維,能有效減緩糖類的吸收,并降低飯后的血糖上升速度,是胰島素產生作用,所以也對糖尿病患者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