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2日消息 春節(jié)長假雖然過去了,但是各家各戶還囤積了不少剩菜剩飯、干果零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花生、玉米,核桃、開心果等等,一旦變味發(fā)霉了,可能會有黃曲霉菌感染產生黃曲霉毒素,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把它扔掉。
黃曲霉毒素有很多種,毒性都遠遠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曲霉毒素中毒的癥狀一般為一過性發(fā)燒、嘔吐、厭食、黃疸、腹水、下肢浮腫等肝中毒癥狀,嚴重者出現暴發(fā)性肝功能衰竭、死亡。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比砒霜還要高60到80倍,被稱為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
黃曲霉素味苦,食用花生、核桃等食物時如果感覺很苦,應馬上吐出并漱口。花生,是最容易被黃曲霉污染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一旦發(fā)霉變質了,加工成花生油,也是不能吃的。 需要注意,筷子發(fā)霉也會產生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素在生活當中廣泛存在。尤其是在多濕,20-25度之間應該是最利于生長的,南方濕度比較大的情況下,連陰雨時非常有助于黃曲霉的生長。相比之下,東北、西北比較干燥、較冷,這種情況下不太容易有黃曲霉的滋生或大面積的生長。
黃曲霉毒素熱穩(wěn)定性非常好,常規(guī)的烹調和加熱很難分解掉。而食用油又很容易受到污染,因此選擇生產過程嚴格把關的食用油就十分重要。
一些朋友覺得,"純天然"和"原生態(tài)"更加值得信任,但是購買"土榨油",或者使用家用榨油機自制油的方式,其實安全隱患可不小啊。原料首先沒人把關,其次榨油設備的清洗不徹底也會導致殘留的油漬及谷物殘渣在氧化后會產生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