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膀胱經在人體后部。后背、臀部、后腿、腳外側都是膀胱經循行的位置,像后背、臀部上的贅肉多,都是膀胱經出現問題。通常膀胱經問題就是人體的濕寒,易堆積在那里,因它是人體抵御外寒的柵欄。而女人后背的贅肉摸上去的感覺就像摸一層棉花樣,沒有質感,這就是寒於堆積引起的。 所以,虎背女人長的不是肉,是濕寒!同時臟腑的寒濕因質量重,常常會往下跑,下注至胞宮,時間一長就釀成了婦科疾病。
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
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
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
由此可見,養護后背,就在養我們五臟六腑,就是在調理我們心、肝、脾、肺,腎。女人灸背,等于排毒。在中醫的眼里,膀胱經就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背部膀胱經上均有腧穴。這些腧穴是運行氣血、聯絡五臟六腑的通路,故刺激這些穴位可起到振奮五臟六腑的陽氣的作用。后背的督脈,為陽脈之海,也是全身陽氣集聚和運行的通道!如督脈瘀阻,冬天的陽氣生發不易,頸椎、胸椎和腰椎都會跟著出現問題,這樣一來全身都會受到牽連,引發腦供血不足、中風、腦退化、肩周炎、血糖不穩等幾十種病癥。
而灸背不但可祛除身體的寒濕,毒素,還可緩解頸肩腰腿痛的癥狀,會讓沉重的身體感覺輕松異常,緩解身體疲勞,改善睡眠質量,對肝火過盛有很大緩解。①灸通委中穴 中醫講“腰背委中求”,膝窩的委中穴是膀胱經上的一個重要大穴!
凡是腰、背部的問題,都可通過這穴位來解決。經常艾灸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經氣血的運行,更好地排毒。很多中老年,膝窩經常是向外鼓起的,且會有雜亂的青筋,這是腰背氣血不通的信號,需經常拍打后膝窩。② 灸通大椎穴 大椎穴在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活動一下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它是督脈和膀胱經的上部樞紐,通暢這里可以讓陽氣生發,還可預防跟緩解頸椎瘀阻造成的一系列癥狀!③灸通后背中部樞紐 后腰命門穴、腎俞穴所在,是督脈、膀胱經中部的樞紐。督脈和膀胱經僅僅只是個通道,本身并無能量!需腎氣的推動才能完成陽氣生發和排毒的功能。
除此之外,生活中也可以這樣養背
動作一:搖籃式滾背
在地上鋪一條毯子,雙手扶住膝蓋彎曲,重心落在我們的臀部下面,把左腳右腳抬起來,大腿一定要靠近小腹,保持這個動作前后地搖擺。每天早晨反復滾上三到五分鐘,每次滾完以后會感覺到背部熱熱,這表明氣血疏通了。雙手扶住門框兩邊,頭直立,用力伸展雙臂,一腳在前,一腳在后,站弓箭步,后腿盡量伸直。以此姿勢站立3分鐘,然后再換一條腿。這拉筋動作對打通后背經絡效果也很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