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6日訊: 明早0:41,大雪節氣至,鴠鳥不鳴、虎始交、荔挺生。12月8日,西安將迎來又一波冷空氣。
大雪屬于二十四節氣范疇,太陽黃經為255°,發生時間為每年12月7日-8日(苗歷10月16日)。大雪節氣并不意味著一定下雪,而是極有可能下雪。進入該節氣之后,天氣將進一步變冷。據悉,每逢大雪節氣,東北地區及西北地區氣溫均值低于-10 °C,華北地區及黃河流域氣溫低于0°C。大雪交冬月,正式進入仲冬時節。近日,我國反映氣候變幻的傳統歷法——“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二十四節氣”的形成以太陽周年運動為基礎 ,享有“中國第五大發明”盛譽。大雪節氣為“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后的第一個節氣,有必要給予高度重視。
大雪節氣風俗:堆雪人與滑雪、腌制過年的咸貨、吃紅棗糕、喝紅薯粥。北方很多地區已經積雪深厚,可到戶外溜冰、堆雪人、滾雪球,可吃火鍋;“小雪腌菜,大雪腌肉”。一到大雪氣節,每家每戶都會忙著腌制過年食用的食物;吃紅棗糕,利于滋補身體;魯北地區流行“硉殰頂了門,光喝紅薯粥”的說法,即天氣變冷不再左鄰右舍串門,待在家喝熱熱的紅薯粥。
縱觀古今,不乏描述大雪節氣的詩詞: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長安大雪天, 鳥雀難相覓;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及時耙耘保好墑,多積肥料找肥源;大雪江扠上,冬至不行船等。
據西安氣象臺發布稱:后天西安有一次冷空氣過程,氣溫將會更低。大雪節氣過后,應注重保暖腳部,尤其是患有以下疾病的人:關節炎、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 (王微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