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湯組成:黨參、炙甘草、茯苓、白術。【功用】益氣補中,健脾和胃。其實最早的四君子湯用的是人參,因人參昂貴又過于猛烈不適合很多人,就改成了黨參。黨參是君藥,茯苓是臣藥,白術是佐藥,甘草是似藥。有升有降,有陰有陽,有補有瀉。黨參補中益氣,提振脾胃陽氣,加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屬于升的力量;茯苓利濕,把中焦無法利用的廢水從下焦排出,屬于降的力量;白術把中焦可以利用的水氣化成人體需要的津液,甘草穩固中焦脾胃。【臨床運用】本方為治療脾胃虛弱的基本方劑。對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胃氣虛,運化無力等,均可加減應用。以面色萎白、飲食減少、舌淡苔白、脈細弱為使用要點。治療脾胃虛弱,飲食少思、大便不實體瘦面黃,或胸膈虛痞吞酸痰嗽,或脾胃虛弱患瘧痢等癥。加烏梅、陳皮治產后腹微痛泄瀉不止。加黃芪、白扁豆,治五痔下血,面色萎黃,耳鳴,口淡,氣乏,食不知味。【附方】四君子湯是千古健脾養胃第一方,后世很多健脾養胃的方子都由它演變而來。1.本方加陳皮,名異功散。治嘔吐瀉下,脾脾虛弱而兼氣滯,不思飲食。2.本方加半夏、陳皮、姜棗煎,名六君子湯。治脾胃不健、飲食不思,或胸膈不利,或膨脹嘔吐吞酸,大便不實等。3.本方加陳皮、半夏、木香、砂仁、生姜,名香砂六君子湯。治氣虛痰飲、嘔吐痞悶、納減消瘦。4.本方加木香、藿香、葛根,名七味白術散。治脾胃虛弱,發熱、口渴、納減。5.本方合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加姜棗水煎服,名八珍湯。治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使用注意】1.本方性味雖中和,但仍帶溫性,久服可出現口舌干燥、渴飲、煩躁等現象。2.凡高熱,陰虛火盛,積滯氣脹,津液不足,煩渴便秘,宜慎用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