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食品用塑料包裝制品塑料袋、快餐盒等種類繁多。我國每年使用的一次性餐盒超過120億個,平均每人就會用掉近10個。而來自國家環保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的抽查結果顯示,合格率尚不滿50%。央視曝光天津生產的一次性餐盒“廢料”竟超標160多倍,大量的工業碳酸鈣、廢舊的塑料和工業石蠟就這樣被消費者吃進口中。
1、塑料本身有毒
我國允許用于食品容器、包裝的塑料有聚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三聚氰胺、脲醛樹脂等。其中,聚乙烯、聚丙烯是安全的塑料,可以用來盛裝食品。多數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包裝食品。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在高溫環境中會迅速分解,放出氯化氫氣體,而且聚氯乙烯樹脂中未聚合的氯乙烯單體會對人體產生毒害,故不要盛裝高溫食品。
從環保處理的降解速度來說,聚偏二氯乙烯是最容易處理的,其次是聚乙烯材料,聚氯乙烯最不易處理,焚化時發生化學反應會生成氯化氫,嚴重腐蝕焚燒爐,并且會產生嚴重致癌物二口惡英危害人們身體健康。
BPA(雙酚A)是用于食品包裝的聚碳酸酯塑料的重要原料;BBP是廣泛用于食品包裝和化妝品方面的可塑劑。美國費城FoxChase癌癥中心研究員在實驗室測試中,將幼年母鼠放置于含有可塑劑化合物BPA和BBP的環境中,事實證明這兩種物質是通過母乳影響乳腺基因式的環境雌激素??茖W家們還發現在加熱或塑料陳舊、刮破以后效果尤為突出。毒物學者說,這種化學物質暴露在合成的荷爾蒙中會造成新生動物生殖系統和大腦發育失常,并且可能會對人類胎兒和兒童造成相同影響。
幾乎所有接受檢查的美國人都被檢測到體內含有雙酚A。用于制造許多食品和飲料的透明容器的聚碳酸酯塑料中就含有這種關鍵性的物質。聚碳酸酯塑料在嬰兒奶瓶等商品的制造中非常有用,因為它具有耐用、輕巧和防摔等特性,如果沒有雙酚A,奶瓶就無法具備這些特性。除用于制造硬塑料外,它還用于制造食品袋和飲料瓶。而且,補牙和修牙時用作臼齒咀嚼面的加封層中也含有這種成分,其中還包括用來防止兒童齲齒的一些加封層。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專業陳志泉教授表示,雙酚A在塑料中的使用很普及。至于奶瓶以及塑料制品在加溫后會不會揮發出這種成分,量有多少以及這種物質到底是否對人體有害,都需要權威機構的實驗數據。因為像奶瓶這樣的東西使用者都是嬰兒,非常敏感。而據他的了解,國內目前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并不多。
2、填充物有害
據《新民晚報》2005年11月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在抽查一次性塑料餐具發現,近50%的產品添加了大量有害填充物,遇熱或油脂會釋放出致癌致病化學物質,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包裝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盤被添加了大量廢塑料和填充物,遇熱或油脂會釋放出致癌致病化學物質,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一般合格品中,聚丙烯的用量要占到70%到80%,其余為填充劑。然而一些廠家為節約成本,在產品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鈣等填充物竟超過了50%,從而導致餐具中的醋酸嚴重超標,這樣的產品遇到高溫,有害物質就會溶解在食物中,長期攝入會導致消化不良、膽結石及肝系統病變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業石蠟,還可能致癌,對市民健康構成很大威脅。
在造過程中為了增加其黏性、透明度和彈性,聚氯乙烯保鮮膜中增加了一定量的增塑劑,而增塑劑含有一種化合藥劑,它對人體內分泌系統有很大破壞作用,會擾亂人體的激素代謝,還極易滲入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食物,而超市里的熟食恰恰大都是高脂肪食物。經過長時間的包裹,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并且在加熱時,會加速塑化劑中化合藥劑釋放到食物中。食用后會引起婦女患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精蟲數減低,甚至精神疾病等。塑料穩定劑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鉛,也有毒性。這種鉛鹽極易析出,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造成積蓄性鉛中毒。這些有毒性的物質和食品一起吃下去,對人體健康有害。特別是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在盛裝溫度超過50~60℃的食品時,袋中的鉛就會溶入食品。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