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面正門看,濟南老城區東華街5號的督城隍廟古樸厚重——巨石作基、青磚壘墻、琉璃瓦覆頂。
督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是我省現存最大的城隍廟。
然而走進去,卻是另外一幅景象:
雜物遍地,屋頂青草叢生,后面戲臺已經坍塌大半。
從后面看,督城隍廟坍塌破敗。
戲臺現狀
位于鞭指巷的陳冕狀元府也是這樣,大門雕梁畫棟,里面卻雜亂破敗,幾處屋頂已經漏雨;
陳冕狀元府大門
狀元府屋頂已經漏雨
狀元府墻壁。
順著鞭指巷往南走,不遠是泰運昌辰舊址,大門新掛的文物標識光鮮靚麗,繞到后面一看,里面堆滿各種雜物,房頂上竟然長出了一株小樹……
泰運昌辰舊址大門
房頂小樹
泰運昌辰內景
類似的老建筑還有很多,燕喜堂、孫家大院、西公界街6號……等等,這些老建筑都是濟南老城引以為傲的傳統建筑精華。
燕喜堂的墻壁
西公界街6號附近的一處墻壁
這些老古董飽經歲月風霜,就像一個年邁的老者,需要經常縫縫補補。
大明湖路附近的一處老民居
曾經的輝煌已今非昔比
雖然涉及產權和維修資質等諸多復雜問題,但正需要各方面拿出誠意,運用高度智慧,將這些優秀古建維護傳承,否則,這些老建筑將很難度過即將到來的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