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為何敢于被國會關門?
文/七犀鳥
大國慶節的,美國政府關門了,還讓不讓俺平平靜靜過假期啦?挑這個日子關門歇業,這不等于給我大國慶節獻禮嘛!
近日,批評與自我批評很火。批評,是批評別人;自我批評,是批評自己。這是個好傳統,值得天天做,月月做,年年做。這一文化傳統,乃是一個組織正視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壯大的思想武器。
在批評與自我批評方面,美國人也不差。美國政府和國會兩院之間,除了假期,幾乎天天做批評與自我批評,議員們和官員們唇槍舌劍,彼此批評起來不但絲毫不留情面,還有實質性的后果。
這不,在中國人歡度國慶的好日子里,美國聯邦政府在參議院議員的強烈批評之下,還拿不出讓絕對多數參議員滿意的預算法案,就在奧巴馬強烈的自我辯解中關門了,關門之余,這位黑人總統還不忘警告美國人民:聯邦政府關門,后果很嚴重。
警告是警告,奧巴馬可不敢違抗國會旨意。在10月1日凌晨,美國白宮下令各聯邦政府機構關閉。據說,這次聯邦政府關門,是17年來第一次。前總統克林頓執政的1995年末,也曾經發生過聯邦政府關門現象。看來,美國聯邦政府與國會兩院之間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實在很激烈啊!
美國政府為何敢于被美國國會關門呢?這要擱其他西方國家,總統也許就解散國會,重新選舉國會議員了。
首先,這與美國人的制度自信有關。在管理學上,管理制度比較完善,管理水平比較高的公司,老板在不在一個樣。美國人相信,就算聯邦政府關上一段時間,各個州還可以有序運作。美國人的獨立意識也比較強,就算沒有美國聯邦政府,美國民眾也能管好自己。因此,美國聯邦政府敢于被國會關門。在美國,離了誰都行,就算奧巴馬休假幾個月,也不會發生大規模的騷亂,這只能叫制度自信。
其次,這與美國人的求真務實傳統有關。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國家,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直面矛盾和問題,才能不斷渡過難關,持續波浪式發展。奧巴馬的醫療保障計劃,讓一些美國人不爽,這些人的意志被自己選上去的國會議員們代表,與奧巴馬的主張形成了矛盾關系。矛盾解決不了,投票,參議院否決了奧巴馬政府的預算案。對這種矛盾和問題,奧巴馬不敢壓制,也沒有回避,就只好發了一通牢騷,關閉大部分聯邦機構,組織人馬埋頭起草新的預算案。這種求真務實傳統,值得學習。
第三,白宮此舉可以討得美國民眾同情。美國某電視臺想搞《希拉里》短劇,被叫停。為何呢?有人懷疑希拉里要選2016,害怕這部片子有自我宣傳拉支持嫌疑。美國白宮接受美國國會的表決結果,選擇關門,直接導致數以萬計的公務員發不出工資,這可以成功討得美國民眾同情,容積激發出美國民眾跟美國政府之間的凝聚力。這種軟實力是非常可怕的。
最后,美國聯邦機構公務員“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精神值得敬佩。據專家分析:“一旦上述情況再次發生,就意味著美國政府將再次發不出工資、養老金、撫恤金等開支,全美數以萬計的公務員將被迫放無薪假,并且可能永遠無法討回政府拖欠的工資。”這種“國家有困難,先停聯邦機構公務員薪資”的做法,怎么不讓普通美國老百姓心服口服呢,這種作風,比任何形式的自我表揚都有用得多。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以后,奧巴馬怎么辦呢?無他,只有繼續匯聚自己的智囊團力量,撰寫文本設計策略,繼續耐心地與美國國會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直到拿出讓國會滿意的文本,奧巴馬團隊與美國國會領袖達成妥協,美國聯邦政府才有可能開門運作,迎接持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每一天!
二〇一三年十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