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的拯救者:林肯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林肯,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美國的肯塔基州,他的父親托馬斯和母親南希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民。他是第一個出生在美國西部的總統。他的雙親都屬于一個反對奴隸制度的教會,在他年幼時即受到了這種情緒的影響。
林肯九歲時喪母,1830年舉家遷入伊利諾伊州。林肯僅受過十八個月的非正規教育,但林肯的繼母對林肯非常照顧視若己出,通過勤奮的自學,在1836年成為律師,林肯曾說若無他的繼母,便無今日的林肯。
1832年,林肯23歲時開始涉足政壇,當選為州議員。同時,他也是州民兵連的上尉。
1841年他與人合伙的律師事務所在伊利諾伊州首府斯普林菲爾德開張。1850年代,鐵路與河運公司之間爆發法律訴訟,林肯代表鐵路公司在州最高法院贏得了官司。1858年的一場謀殺案訴訟中,控方證人聲稱在月光下看到被告面孔;作為被告方律師,林肯使用“司法公告”方式,即以生活常識作為證據而無須提供其他人證、物證,成功地證明了:在證人聲稱的時刻,根據日歷月亮剛出現在地平線上,證人不可能利用月光分辨出人的面孔,因此控方證據被推翻。這種辯護方式在當時甚為罕見,林肯遂以此案聞名全國。
是林肯主張,新的領土必須是自由之邦。為此,他發表了著名的《分裂的房子》(House Divided Speech)演說:
分裂的房子必不能持久,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政府絕不能持久。我不希望聯盟解體,正如我不希望房子垮掉,所以我的確希望不再分裂。國家將采取一個制度,非此即彼。
1854年北方各州主張廢除和限制奴隸制的人士成立了共和黨。1860年林肯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得到北方各州的鼎力支持,但是他的名字根本就未曾出現在南方九個蓄奴州的選票上。
在1860年的總統大選過程中,隨著林肯當選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南部的分離主義者開始謀求脫離聯邦。1860年冬,南部七個產棉州南卡羅來納、喬治亞、阿拉巴馬、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得克薩斯透過公民投票同意宣布成立美利堅聯盟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或稱“邦聯”),但是時任總統的詹姆斯·布坎南和候任總統林肯均拒絕承認邦聯。當林肯宣誓就職時,邦聯已是既成事實,分離各州拒絕以任何條件返回聯邦。
1861年4月,南卡羅來納的軍隊進攻聯邦軍隊在本州駐扎的桑特要塞,打響了南北戰爭的第一槍。林肯立即召集了州長會議,派遣75000人的部隊收復要塞。隨后,原保持中立的維珍尼亞、北卡羅來納、田納西、阿肯色倒向邦聯。
1862年7月,國會通過釋放所有奴隸的《第二充公法案》(Second Confiscation Act),但并未從憲法上廢除奴隸制度。該法案的目的是打擊奴隸主控制的叛亂州。林肯反對奴隸制度,認為它在道德上是邪惡的,與《獨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的原則相矛盾。在南方邦聯州脫離之前,林肯只是反對將奴隸制度擴展到新納入聯邦的疆域,這是在聯邦立法機構權力范圍之內的事宜。但國會并沒有憲法的授權去廢除在南方各州業已存在的奴隸制度。因此,在1861到1862年間,林肯聲稱北方是為維護聯邦而戰。廢奴主義者對他的立場持批評態度。
1862年9月22日,林肯頒布《解放黑奴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在廢除奴隸制度的道路上邁了一大步,直接催生了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這一宣言把戰爭的目標明確地定義在廢除奴隸制度。他后來說:“在一生中,我確信,我未做過比簽署此宣言更加正確的決定?!?span lang="EN-US">
在聯邦軍隊經歷過數次挫敗后,林肯任命尤里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為總司令,扭轉了戰局。1864年,林肯授權格蘭特采用焦土戰術,以打擊南方的士氣和維持戰爭的經濟能力。聯邦將領威廉·特庫賽·謝爾曼將軍的部隊從亞特蘭大向南卡羅來納海岸進軍的沿途,縱火焚燒了許多農場和城鎮,給南方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久久難以撫平的精神創傷。
在戰爭進行的同時,林肯一直致力于和解,使國家重新團結起來。他提出了相當慷慨的條件,讓戰線南部的地區參加選舉。國會中的激進共和黨議員拒絕承認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和田納西州在戰時選舉出的國會議席,但林肯否決了相關的法案。1864年的總統大選中,他成功連任。1865年4月4日,林肯由少數隨從和法國大使陪同,進入已在聯邦軍隊占領下的南方邦聯首都里士滿。在歡迎儀式上,他請軍樂隊演奏了邦聯國歌。
1865年4月9日,南方邦聯軍隊總司令羅伯特·李投降,內戰結束。
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劇院觀劇時,被奴隸制度支持者、演員約翰·魏克斯·布思刺殺,次日凌晨不治身亡。
林肯被葬在家鄉——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他的妻兒后來也被安葬于此。至今,伊利諾伊州的機動車牌照上自稱“林肯之州”(Land of Lincoln)。
歷史學家稱華盛頓為國父,林肯為國家的拯救者。在美國,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總統節”,紀念這兩位偉大的領導人。
雖然未曾接受高深的教育,林肯具有卓越的口才和文采,直接的體現就是著名的蓋茲堡演說。其中的最后一句話成為現代民主政府的定義之一:
要使我們這個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得到自由的永生,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