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搬家,點滴成山;
中醫科普,積少成多。
“螞蟻中醫”以中醫知識科普為目的,
讓您的健康養生如有神助!
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這一天小編想跟大家說說中醫里的“火”。
溫暖與熱,
是火給人的第一感受。
因此,
在中醫理論里,
凡是與溫、熱相關的癥狀與現象,
都歸結為“火”。
“火”能夠推動人體各種生理功能正常進行,
如果沒有火,
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
但人體有正常的火(生理之火),
即少火,
也有病理之火,即邪火。
過度的就是邪火,
就像冬天在火爐旁會覺得溫暖,
但靠的太近就會被燙傷一樣,
邪火會讓人感覺不舒服,
會出現紅、腫、熱、痛、煩等表現。
“上火”是老百姓常用的一個詞。
“上”呢指的就是“在上”“向上”,
一般指火在人體較高的部位,
比方說嗓子、鼻子、面部。
上火的“火”是“邪火”,
以熱盛為主要臨床表現,
出現口腔潰瘍、臉上長痘痘、牙痛等。
但需要注意,
臨床上,
出現這些癥狀更常見的是“虛火”,
也就是陰虛導致的相對的陽亢。
陰陽平衡,
身體自然相安無事,
但若陰虛了,
雖然陽沒有變化,
但相對來講,
看起來就是陽亢了。
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上火”的表現。
“虛火”是與“實火”相對的,
“實火”就是真的陽亢了,
可以根據具體情況,
用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祛濕等方法治療,
如三黃片、清胃散、普濟消毒飲等,
中藥有大黃、石膏、黃連、黃芩等。
但是“虛火”卻不可以單純清火,
通常要根據具體情況,
選擇清虛熱的藥物或方劑、滋陰降火等,
常用青蒿、地骨皮、生地等。
所以,
不能見了牙痛、口瘡
就要用清火的藥,
不但可能會加重,
還極易傷脾胃。
因為清火的藥大多苦寒,
容易傷脾胃。
實際生活中,
兩者可能并不好鑒別,
所以出現了“上火”的癥狀,
最好還要在專業醫師下服藥。
編輯 I曼曼
來源 |《中醫健康養生》2018年6月刊 網絡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