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KDS論壇
作者:SEVEMEW
本帖所記錄的是尋找金礦介入與開采金礦的運作。
這一路走來,確實需要膽量,這個膽量不是匹夫之勇,正如先前有朋友說碰到狗熊?碰到搶?碰到黑手黨?……可是我們至今沒有碰到過,唯一一次就是進礦的路中碰到一只老虎,我們很驚奇,想停車看一下,當老虎觀察到我們后哧溜就跑了。
考察金礦
這確實是一個既冷門,又蘊育了太多隱形富豪的行業。
考察的花費也不小,我們共看了3個礦。先前兩個礦都沒有看中,看到第三個礦的時候,我們團隊中一位正在緬甸開礦的老板,拿眼一掃,說:“就這了”。隨行的我們都很詫異,就這么簡單,不租挖機挖一下看看金層的含量?前2個礦都是租了小挖機挖金層的爛泥的,1小時4000元的租金。
就單說我們選中的這個礦吧。
我們從布市出發(和黑龍江省黑河市只隔開了一條黃浦江的距離),目的地是結雅市,結雅距離布市600公里左右,這兩個城市同屬阿穆爾州。
窗外的美景,石化也是為了供應我們的祖國。
這個礦位于結雅地區,1958年的挖金船挖過,邊角探明C1含量0.6到2克,200公斤,覆蓋2.66-2.86米,挖金船的尾礦超過200公斤,地質專家認為中間的尾礦更有價值,無覆蓋、易淘洗,適合小成本進入,挖掘機、裝載機加一振動溜槽,不用自卸車,還有1958年大型挖金船沒觸碰的邊角含金區塊,合作3-7分成。
來敲個黑板
俄羅斯制度留下較少的專業計量范圍,更多地基于對如何進行該過程的詳細和客觀描述。它包括勘探方法的規范,礦產資源的計算和報告。所有俄羅斯礦產資源和礦石儲量計算的批準均由GKZ制定,GKZ是處理主要礦床的國家機關。在區域層面,GKZ由其分支機構TKZ代表,TKZ涉及俄羅斯的大部分礦床。
在俄羅斯分類儲備分為以下幾類:
A - 充分探索儲量,準確劃定礦床的輪廓,保證進一步開發的結果。該礦床已經用溝渠和鉆井進行了勘探。
B - 相當詳細的探索,詳細評估了存款的輪廓和內容。該礦床已經用溝渠和鉆井進行了勘探。勘探結果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進一步發展。
C1 - 罕見的鉆探勘探井密度,可以對輪廓進行可靠的評估。該類別還包括鄰近的A和B儲備。礦石的體積確定準確。有溝渠和水井。該類別用于設計具有復雜結構的礦床。
C2 - 儲備的初步評估。輪廓評估大致草擬。通常位于A,B和C1類別的儲備旁邊。在有限的信息基礎上粗略確定礦石的數量和質量。有溝渠和水井。此類別需要進一步探索,并且只能用于設計進一步的勘探活動。
P1 - 對可能儲備的初步評估。通過與鄰近儲備的推斷來評估輪廓。偶爾有探險溝和井。P1是增加資源的主要來源。
P2 - 推斷儲量,根據地質結構解釋。這是基于地質物理,地球化學數據或罕見的探測溝渠。
P3 - 基于理論假設和結構地質分析或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數據解釋的潛在資源。
在決定開始采礦作業時,通常考慮類別A,B,C1和C2。這意味著,當涉及到測量和指示的礦石儲量時,這些類別可以粗略地與國際系統進行比較。國際體系基于類似的系統,其中“推斷”,“指示”和“測量”的類別是指對礦物資源的不太確定的估計。當進行更密集的試鉆時,礦床將被歸類為“礦石儲備”,而礦石儲備又可分為“可能”和“可靠”。
法律
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采礦權是俄羅斯聯邦及其組成機構的共同權限。因此,采礦立法包括聯邦立法法案和區域立法法案。最重要的聯邦立法行為是“底土法”,“危險生產設施法”和“貴金屬和寶石法”。作為一般規則,俄羅斯和外國個人以及法人實體(合資企業)都可以擁有采礦權。
黃金精煉
“貴金屬和寶石法”規定,提取和生產貴金屬應用于向俄羅斯聯邦政府認證的法人實體進行黃金精煉。然而,除非與黃金煉油公司達成協議,否則采礦權持有人仍然是貴金屬和黃金精煉寶石的所有者。
我們選中的這個礦,就是C1礦,讓人垂涎三尺,渴望中夾雜了太多好奇。
整個阿穆爾州注冊的有3051個金礦,有各種完整資料、公司、數據、歷史、概況。
哈巴州561個金礦,濱海邊疆區(海參崴)2446個金礦,更多的馬加丹有5000多個礦,赤塔有3328個金礦,相對應的人口,阿穆爾州只有80萬人,馬加丹有40萬人,這些信息在網絡上都可以查到。
期間,一個新聞引起了注意。阿穆爾州一男子在結雅的路上,撿到個袋子,袋子里有價值230萬盧布的砂金。到底不是發財的命。這個人被判了,在俄羅斯,私人攜帶及運輸砂金是違法的。
因為他撿到的砂金,是準備要被提煉的,等于就是私自拿了國家資產。我們的礦也一樣,砂金洗出來,是要被政府收購的。
思路回到探礦。
礦主是猶太人,座駕A8在俄羅斯很少見。又瘦又高的麻桿,又長又大的褲子遮住了腳,巨高的鷹鉤鼻子像被挨過揍一樣瞥向一旁,小帽子是標配,但顏色是小黑帽。看著倒像是傳教士,他之前也是能源局的地質學家。
58年的礦,挖金船在3公里礦區挖走1噸金子,“我只拿走了60%。”礦主說。最近測得C1在這個礦區的邊緣,斷斷續續地有200公斤,另外一個邊緣沒有測,早先的圖紙預示也很豐厚,這算猶太人的精明?
假設他說的,拿走了60%的尾礦,算下來就還有700多公斤。還是富礦級別。
目前礦主主要精力放在了他的巖金礦,巖金已經開采到30米,巖金這玩意投資了不得的,投資額的單位是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
進山一路平坦,路邊樹林里貼著警告的標記,嚴禁進入,因為有熊。
我們先來到了一個叫黃金小鎮的地方,小鎮有200年的歷史,是金子造就了這個小鎮,小鎮上所有的人都和金子有關系。小鎮是這個地區各礦點的補給地,可能這地區的金礦要是被開采完了,這個小鎮也就消失了。誰知道還要多少年呢?
一個因黃金產生的小鎮,二戰期間也有很多應征入伍而沒有回來的年輕人,祭奠的鮮花,常年供奉……
這就是我們中意的金礦,荒荒蕪蕪的,前期準備工作非常多。簡單來說,先砍樹,再挖樹根,再推土機把金層上面的土推掉,再運設備,再建營地,再引水,再后勤補給。到時候就大變樣了,慢慢說吧。
伊利娜顯然更會使用這個東西,她是一名地質學家,住在黃金小鎮,初始,她說自己在春天、夏天從事礦山采金工作,在秋天冬天里維修小鎮的房頂。我覺得她很辛苦,學了地質把生活和人生耽擱在這里……
熟悉了以后,她說她厭倦了賺錢,她已經有足夠一生的金錢,只是不忍心放下不斷添加的工作。她是為礦主工作,每出一份金子都有她的一部分,這些年估計已經積攢了足夠多的錢,她憧憬著未來大城市的生活。
拉鏈兄弟也是,他弟弟的家人在洛杉磯貝弗利的豪宅里生活,而他卻像一個野人一樣在礦山,拉鏈就是20天能挖出1億金子的礦主,自卸車、挖機、裝載機啥的,清一色volvo牌子。選擇什么樣的人生才是對的呢?伊利娜在我們看中的礦上,找了個洼地,一會就出來了砂金。
考察金礦就這么結束了,期間我們也接觸了與礦主合作的一個中國人采金團隊,今年是第三年采金了,目前規模巨大陸續投資4000多萬了,設備都是買的新的,1輛600萬的推土機說的輕松,他們自己說來的第一年也是很難,什么都沒有,也沒有錢,現在各種工人100多人。
這讓我們更有信心了,因為我們的礦點和這個中國采金團隊的礦點距離很近,熟悉砂金礦形成原理的人就明白這個道理。
一路艱苦,單程10多小時的路程,睡車里,不洗澡。呵,習慣就好。
前期準備,簽協議。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柴油必須先到位。54立方的油罐,買了120000的油,就這點油最多撐上半個月就沒了。
中大型物件設備,運到礦上所花路費不菲。好就好在,一個礦脈,短則可挖上2年,不然實在是心疼前期準備的投入。
被拉到礦上的油罐,旁邊得小木屋也是剛搭的。黃金小鎮上專門有送油的,裝滿這個油罐需要跑兩車。金礦出金后,他們會非常慷慨,先給送油,錢可以一月一結。
后來給油罐子上了鎖,防止偷油,油被偷的話一切都會停止。俄羅斯汽油便宜,我上個月在俄羅斯時是3元/升。
工人住房。創業期間,只能艱苦,用最小的成本來做。2000元1個房子。
宿舍內部一角,還行吧。還為他們特地找了中餐廚子。隔壁礦的中國人開挖至今有3年了。看到我們很感慨:你們就是當初的我們,太艱辛了。
第一批采購物資單,我們雇的俄羅斯工人居然還要求給他們配備香煙,他們認為這非常正常,理所當然,難道這是文化差異?我難以理解,但還是得遵守規矩來。
柴油發電機,240千瓦,24小時運轉,這貨油老虎。心疼我的柴油啊,加上挖機、推土機、裝載機啥的,燒的不是油,是錢。
補給車,四驅,油鹽醬醋米面,都是它拉。它叫拉達,聽說過這牌子享譽俄羅斯?
后來又弄了輛皮卡,光靠一輛車難以支撐運輸任務。
因為是后買的車,購買得時候在布市所有的皮卡都賣光了。就到100公里外的小城選了一輛,日本的大貿車(日本二手車大都是駕駛員坐在右側),在國內這個年齡也接近退役了,公路上低擋加油馬上屁股黑煙四起,有的神通的感覺,駕著黑煙趕來的駿馬。
這就是因為沒有實際經驗導致的問題。
每天都得面對新的問題,然后解決。以及后來又買了發電機做備用,萬一電機故障,直接用備用的,很多設備只要一停,牽一發動全身。
噔噔噔噔,來了,大溜槽了,關鍵設備!出金子就靠它啦。
采用震動篩加高壓水打碎,讓砂石和水順著溜槽流走,金子因為比重大,留在吸金布上,砂石和泥水流走,碩大的鐵家伙,差價也在倍數和幾十萬之多,俄羅斯多用這種笨家伙,抗用、工作量大、方便移動,很中意。
唯獨這個定做的溜槽是國內購入,進入俄羅斯的清關費按一公斤5.8元算。清關費花了近10萬。
每天可以處理5000方土,1方出金0.6克算是一般的礦,5000乘以0.5,金子按照國際金價換算。每天只要2500方,我很滿足了,我不貪心。
溜槽裝車,金子就在那里默默等大溜,13米的板車拉。
運輸過程中的插曲,當地汛期到了,無奈只有厭煩的等待,俄羅斯人工作的效率已經很低了,再加上這水,讓人煩透。
黑河到布拉格維申斯克的國際大橋,將于2019年底開通,兩國各自建設自己一方的大橋。
連日暴雨帶來了洪水災害,水位上漲也影響了施工,俄方撤離了工作人員,臨時建筑浮橋上的吊車,被水沖走了……
水停了還要繼續。
大溜終于到達礦點。經過小鎮的時候,很多人駐足觀望,沒見過如此大的溜槽,好像有點高調了。
工人進礦。
女的是俄羅斯翻譯,中文名叫馬麗娜,是大學生。我們的礦上有中國人工人和俄羅斯工人。中國工人的工資大大高于俄羅斯工人,還要支付他們的簽證費用。工資是先支付了工人一個月,工人才來的俄羅斯。
中國工人是在黑河當地找的。當年,黑河有一個專門開采金礦的技工學校,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工人,現在肯定在世界各地開采著金礦,有魄力的工人可能早已成為了富豪。像我們雇傭的工人,雖然經驗豐富,可他們寧愿一直做職業經理人,只想拿一份穩定的工資,否則也不會做那么多年,還是缺點膽吧。
馬麗娜在黃金小鎮張貼招聘信息,招廚子、司機、技工,原始的方法很有效,來電應聘者不少。
礦區作業。
設備器械都差不多了,如果還有缺的,只能及時購買。
推土機在推掉金層上的爛泥。
創業確實艱難,摸著石頭過河。有幾項是預先不知道的。就設備租賃的運費都是往返先要付清;二是增加一個通勤車;三是準備的工具和材料,略超預期。
各種東西送到礦區,都是開支,運費常常超過預期,前方急用的時候,不是盤算成本的時候,延誤一天,前面的花費也是不菲,幾萬月薪的大拿,抽一天煙,一千工資燒上了,問題是煙還得你花錢,前面打仗,后方就別算計子彈……等到各種陣仗排好了,出金是水到渠成,金子就在那里,挖起來放到溜槽里水沖,金子就出來了。近200年來,這個地方的人就這么做的。
原始森林,數十萬年堆積的黑土地,下面都是砂土,金砂成年累月地沉淀到下面。
把原始森林的樹木推倒、推走,行業術語叫作“剝皮”,把金子的皮剝掉,就露出金子了,說的就同吃一個金果子一樣了。
下面的砂石抓到溜槽上面水洗,就會留下金子,這個工程浩大,整個土地的4-5米土石都要翻洗一遍,一個月的開支在百萬與數百萬,如果洗不出金子,沒有人會投入這么多成年累月在這里翻洗。甚至,有的地方已經洗了三遍、四遍。
到飯點了。
中國工人吃東西比較挑,俄羅斯人不愿意和中國人工一起開伙,自個搭爐灶。
礦上蓄水池,足夠的水用來沖刷泥沙,金子也會顯露。不停地沖刷,金子不停地落在吸金布上。
大溜槽---洗金子的設備,組裝完成后,金子就從這玩意上順著水流滾下來。
出故障后的挖機正在緊急維修。山上的開采設備至少成雙,一個壞了,另一個上去。開采中隨便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切都得停止,損失很嚴重。
艱苦創業怎能一帆風順,波折很多。
有些天礦區連續大雨,帶來了不少損失。大雨讓辛苦撥開的土層再回到砂石上面,得等到雨停了再次撥開土層。更嚴重的是砂石層撥開后不上到溜槽上洗,雨水每天會把金子向下沖沉0.7米,幾天大雨至少接近2米。這些工作量都是用錢在堆積。
如火如荼,再一個多月就要大雪了。
不斷有各種部門人員上山檢查,和國內沒什么區別。比如環保,又是檢查循環水,砍伐了多少樹。挖掉的砂石留下的坑道,有沒有及時填補,這就需要把上到溜槽洗出金子后的廢料砂石重新放回被挖過的坑道,也是增加了工作量。據我所知,如緬甸、印尼、非洲等地的采金作業,都不會考慮環保,開挖后就是一片狼藉。
中國人引以自豪的震動溜槽,大馬力。俄羅斯當地人采金都是用的滾筒,滾筒就是攪拌車上的那個圓筒,不停的滾就把砂石和金粒分開,效率明顯低于震動篩。
金門有三把鎖,安保一把,股東一把,礦主一把。三個人同時在場,才能拿出金子。
探礦也有講究,雖然一開始從多方因素綜合判斷了沒話說的礦點,在開挖的時候,謹慎再謹慎也未免出差錯,主要因素就是我們經驗不足,暫不敷述。所幸我們反應速度快,啟用了B方案,專門先手工探測礦點中黃金品味最為富裕的坑位,看來當初留一手是絕對必要的,關鍵時刻能“反殺”。
工人先用鏟子從表面判斷,再用挖斗挖掉金層上的表皮,露出金層后,挖斗帶人下去直接淘金。“淘金熱”這個詞,其實就是用手淘,就像淘米一樣,采金則用的是機械。
我們的股東也是創意大師,正在思考找人合作研發智能采金機器人,我覺得不大著調。
這一小木斗能裝多少土?當時就數出了17個金粒。用挖斗的話,一斗一立方土,會有多少金粒?
上海現在秋風颯爽,礦上晚上已到0攝氏度,防凍液也得跟上。
開溜后撿了幾粒大的金粒,勉強再勉強能稱作為“狗頭金”,哪個礦出了這玩意,可謂吉兆。
吸金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其實就是綠油油的毛氈,卡住了小金粒,沖走了泥砂。
作者暫更到這里,出國采礦不易,有很多未知風險。本文僅用作分享,如有投資意向,請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