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朗讀者》中,被譽為“諜戰小說之父”的著名作家麥家給兒子的一封信被稱為《朗讀者》開播來最重磅的一枚催淚彈。節目現場,麥家更是幾次哽咽,聆聽者董卿也淚光閃爍,臺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這封被網友稱為“最美家書”的信,刷爆了朋友圈,
點擊收聽音頻——
麥家說,自己的兒子在進入青春期后變得十分封閉,不與家長進行任何交流。兒子的房門,一關就是三年。
在麥家的心中,心疼與痛苦交織。
青春期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麥家選擇陪伴他度過最搖擺不定,定時炸彈的這個階段,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幫助他成長。
如果你的孩子也曾經叛逆或正在叛逆,曾經給你制造麻煩或者正在給你制造麻煩,請你讀一讀這封信
麥家
存在合理但不一定合情
茅盾文學獎的作家麥家,他在作品中為人物撰寫著出其不意的選擇,而在生活中面對青春叛逆的兒子,選擇了父愛的回眸,選擇不放棄,選擇在《朗讀者》讀一封信,這封信就是一個叛逆孩子的父親寫給一個叛逆的孩子的。
一封作家父親整整準備了18年的信;
一封他悄悄塞進兒子遠行行囊的信;
一封兒子不僅讀完,還珍藏進電腦的信;
一封麥家寫給兒子,又是向自己的父親“還債”的信。
《朗讀者》的現場,講述者麥家幾次哽咽,聆聽者董卿也淚光閃爍,臺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
(視頻)
“當你有一天感受到爸爸媽媽開始對你小心翼翼的時候,你要明白,那都是沉甸甸的愛。”
這封讓無數觀眾飆淚的家書,全文在這里——
在這封《致信兒子》之前,麥家曾發表過一封《致父信》:
“父親,你一輩子給了我很多,我想最后再要一點,要你一個清醒的笑容,一個確鑿的認可,一聲安慰,一聲原諒,一個父子情深的擁抱。可你沒有給我,父親,你就那么走了,沒有給我一點點,連一個輕淺的笑容和撫摸都沒有。父親,你是給不了還是不想給我?父親,給我吧,給我吧,你無法想象,這對我意味著什么?我將永遠對你有一種負罪感,一種羞愧。父親,給我吧,我懇求了,今天晚上就給我,在夢中,我等著……”
麥家曾說,直到自己當了父親,才體會到父愛的深沉。作為一個作家,最難的,也是最應該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自己的一些感受,變成大眾的感受,讓特殊性變成一種普遍性。“我覺得我在給兒子的這封信里,表達了某種普遍性。”
你感受到這這份特別的父愛了嗎?
來源:央視《朗讀者》
每個人都可以是朗讀者,作為家長,一定最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朗讀者。這是一個最好的朗讀時代,讓我們一起朗讀吧!
快報超級興趣班經典朗讀春季班第二期開始報名
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并填寫報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