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名的治未病的專家,現任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主任的陳秀華,最擅長中醫體質辨識后的健康調養和傳統干預,談到個人的養生經驗時,她說她最崇尚的“上工治未病”的“中醫傳統養生觀”。
“正如《黃帝內經》所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陳秀華說,中醫傳統養生觀主張未病先治,強調飲食、運動和情志的調養。
陳秀華認為,在調養方面,“藥養不如食養”,提倡以正常飲食和藥膳調養身體,不主張輕易服藥補身,適時養生、藥膳調養才是陳秀華所推崇的。陳秀華認為,藥膳養生宜結合中醫體質學和辯證論治,當下時令宜以健脾祛濕為主,并且推薦了兩道老少皆宜的藥膳方。
●健脾養心湯
材料:蓮子30克、芡實30克、薏仁米50克、桂圓肉10克、蜂蜜適量。
方義:桂圓肉大補元氣,蓮子補脾養胃,薏仁米、芡實為健脾利水之品。
制作:先將蓮子、芡實、薏仁米用清水浸泡30分鐘,再將桂圓肉一同放入鍋內,用文火煮至爛熟加少許蜂蜜調味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養心安神
●銀耳紅棗羹
材料:銀耳50克、紅棗10枚、桂花和冰糖適量。
方義:銀耳味甘、性平,歸肺、胃、腎經;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血、強心補腦、潤肺生津之功效;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制作:先將冰糖融化,加入銀耳煮十分鐘左右,再加入紅棗、桂花煮沸后,隨意食之。
功效:健脾養胃、強精補腎、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