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也有分層,參差不齊的分數,可能只是海面上漏出的冰山一角。背后潛藏著的,是你看不見的層次劃分。
高中生分5層,你在哪一層呢?
第一層:吃不了學習的苦,也管不住自己的心
縱觀班級的那些成績一般的學生,大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吃不了學習的苦,管不住自己的心。
高中不同于初中,在經過中考第一次篩選之后,同一所高中,智商都不會相差太大,所以想要突出,該背的單詞,上課該記的筆記,該做的作業題,一個都少不了(特聰明的可忽略···)。
很多同學一開始自詡自己還比較聰明,該落實的都不落實,一到玩兒的時候,完全經不起誘惑,久而久之,肯定就會掉下陣來。
第二層:很聰明,但是發展不平衡的學生
在高中生群體里,有這樣一批學生很有特色,他們很聰明,也不算不努力,但是也有一些灑脫。
比如在數學、物理化學等領域他們學的很有勁頭。但是對于自己不喜歡的語文或者英語,可能就不想為之上心,也導致了很嚴重的偏科。這樣的現象似乎在理科生中最為常見。
這樣的學生,就是成績很容易忽上忽下,當自己擅長的科目難度較大,他們就容易跟其他同學拉來差距,凸顯優勢,但是如果擅長的科目考得很簡單,那就很危險。
尤其是高考更需要注意,因為高考考察得比較基礎,均衡發展的同學可能就比較有優勢。
第三層:勤勤懇懇,很穩重的學生
對于很多的高中生來說,可能都屬于這一層的人。高中時候,成績中等或者偏上,每天一頭埋沒在題海中,刷過無數的卷子,也會熬很長的夜。
他們可能不算特別聰明,但是卻真的很努力。這樣的同學,可能遇到難度較大的考試,就很容易受到打擊。
但是,一方面要鼓勵大家,奇跡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只要是真正腳踏實地在學習,會天道酬勤的。
但是也要特別注意一點,不要把自己沉浸在忙碌里,還是要多抽點時間來做梳理和思考,提煉學習方法,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第四層:學習有方法,效率也高的尖子生
這一類學生,在各個班級是比較拔尖的學生,在年級里也有比較靠前的名次。
他們有高效的學習方法,擅于總結學習中的規律,所以你雖然看他們下課也在玩,平時也不怎么熬夜,但是成績就是穩居不下。
相比較打時間戰,他們可能更注重學習效率,別看他們也愛玩,但是他們知道什么時候要玩,什么時候該學習。
題目可能刷的沒那么多,但是每一道做過的題,都是研究透了的。上課偶爾也會走走神,但是老師的重點也都沒有落下。
第五層:目標明確,也有學習規劃的人
高一時候,同桌是一個胖胖的女生。剛進高一的時候,她學習成績很不錯,大約班級第2的樣子。
高一時候還沒有分文理科,所有的科目都需要考試,每周都要上9門課。作為乖乖學生的我,每一門課自然都是乖乖聽講,爭取每一門課都不落下。
可是同桌不一樣,她只要是化學或者是物理課,就在下面做自己的歷史或者地理的作業。一開始還以為是她不喜歡化學和物理,結果一次聊天中說:我未來是肯定要讀文科的,因為想考人大的中文系。所以從現在起就得把時間多花在文科的學習上啦,不然壓力真的很大呢。
后來她如愿以償,考上了自己夢想的大學。或許這種學習有些功利化,但是高考就是這樣,她很早就知道高考的規則,也有清晰的目標,并知道如何去分配自己的資源,更有為之努力奮斗的毅力和行動力。相信,未來一定屬于這樣的人吧。
你在哪一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