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爺在位當了61年的皇帝,開疆拓土歷戰無數,東征西討北擊蒙古戰功赫赫。是開國皇帝中武功蓋世的皇帝。連續三次御駕親征蒙古頭領噶爾丹。這個噶爾丹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人值得康熙爺御駕親征?清軍入關定都北京這一年是1644年。這年,一個嬰兒在天上腳下呱呱墜地,他就是后來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噶爾丹是準噶爾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的第六子。噶爾丹降生這天天上彩虹經日不散,牧民瘋傳活佛轉世,13歲時,父親送他去拉薩摸頂授記皈依佛教。噶爾丹先后拜四世班禪,五世達賴為師。
潛心研究藏傳佛法的真諦,還拜武僧高手為師苦練武術。十年苦修苦練噶爾丹終于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武功高強的漢子。就在這時上帝把機遇給了這位年輕人。1670年,準噶爾部發生內訌,噶爾丹的大哥被殺!噶爾丹在西藏僧俗力量支持下,日夜兼程返回準噶爾,并一舉打敗叛軍奪取政權,正式成為準噶爾部的新首領!噶爾丹是一位頗具政治野心的人物。雖然他飽受佛學熏陶,是達賴、班禪的得意門生,但是他視野開闊野心膨脹,小小的天山腳下已經容不下他狂放不羈的馬群,暗暗儲備力量積極對外擴張,力圖重新統一蒙古各部!
噶爾丹第一仗出兵天山北路,掃平衛拉特蒙古諸部,建立起了“準噶爾汗國”。接著出兵天山南路,結束了葉爾羌汗國長達160年的統治。后方鞏固實力大增的葛爾丹又進軍漠北,蕩平喀爾喀蒙古后,兵鋒直抵清朝北部重鎮烏蘭布通,七百里外的北京朝野震驚。鎮守烏蘭布通的大將軍是康熙的親哥哥和碩裕親王、撫遠大將軍福全。雙方激戰一天一夜,損失慘重。將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峰下湖水,康熙的舅舅佟國綱中槍身亡,人們為了紀念佟國綱將軍和死傷的將士,該湖從此改名為“將軍泡子”。
烏蘭布統一役,由于清軍指揮失誤使噶爾丹逃脫。福全雖失一只眼但仍被罷去議政,撤去三佐領,并罰俸一年。從此置之不用。此后不久噶爾丹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掀起叛亂,內外交困,康熙帝看準時機,于康熙三十五年再度親征,分三路討伐噶爾丹。西路軍主將費揚古在昭莫多大敗噶爾丹,剿滅其大部,殺死噶爾丹之妻阿奴,噶爾丹僥幸逃脫。昭莫多戰役之后,噶爾丹已處于山窮水盡的地步。他的老巢伊犁又被侄兒阿拉布坦占據,其他各部也先后擺脫了他的控制作鳥獸散。
噶爾丹想西歸伊犁不成,南投西藏路途遙遠,北投俄羅斯又怕不接納,只能四處流竄茍延殘喘。窮途末路的噶爾丹仍然沒有善罷甘休,決心與清廷死戰到底。康熙三十六年,勸降噶爾丹不成,康熙再次下詔親征。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已是眾叛親離的噶爾丹服毒自盡。死訊傳到北京朝野,正在文武大臣陪同下巡視黃河康熙帝,興奮得仰天長嘯,竟然當場跪在黃河大堤上,昭告上天,感恩上天護佑!噶爾丹的遺骸被送往北京,頭顱懸掛于城門示眾。依照吳三桂之例,將其遺骸搗碎后撒在刑場,一代梟雄從此落幕。康熙終于解決了自己的心頭大患,笑到了最后。平叛噶爾丹,使清朝的邊境線西止阿爾泰山,北到遼闊的漠北喀爾喀蒙古都納入清朝版圖,國土面積一下子增加了上百萬平方公里,對于維護國家政權與安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