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微子去之,箕(jī)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是紂王辛的庶兄(同父異母的哥哥,但是紂王的母親是正妃,所以繼承了王位),微子看到紂王無道,就選擇離開了,后來周武王滅商之后,為了延續殷商文化,周武王封微子在商的發源地,建立宋國;箕子和比干都是紂王的叔叔,因為勸諫紂王,箕子被囚為奴,最后帶領商朝的遺老遺少遠徙,建立朝鮮,比干則被紂王剖心。
孔子說,殷商有三個賢德之人,但是紂王不用好好用他們,最后導致,被周武王所滅。對此《史記.殷本紀》中記載“紂愈淫亂不止。微子數諫不聽,乃與大師、少師謀,遂去。比干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圣人心有七竅。”剖比干,觀其心。箕子懼,乃詳狂為奴,紂又囚之。”我們看三個人具體的行為上有所差異,但是都是本著對殷商的忠誠,所以孔子稱贊他們為“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