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音樂的起跑線在哪兒?
起跑線:生命開始的第15周及今后的每一天
入口:耳朵-身體-心靈-頭腦
場景:媽媽肚子里、家里、公園、學校
?音樂有什么養(yǎng)分?玩學音樂,為什么?
快樂、放松、思考、紀律、善良、合作、堅持、負責任
?家庭中的音樂教養(yǎng)
第一塊:音樂的起跑線在哪?
分享一段26天的小寶貝跟曾琤老師互動的視頻
小baby天生對音樂有感應,不要覺得出生26天談音感還太早,這條起跑線早就從媽媽的肚子里開始了。她的聽覺在孕期的第十五到二十周開始發(fā)展,基本上到二十五周胎兒對外界的聲音就產(chǎn)生反應。聽覺系統(tǒng)是胎兒和外界環(huán)境保持聯(lián)系的主要感官,所以,準媽媽們會發(fā)現(xiàn),在聽胎教音樂時,寶寶會有特殊的喜好,聽到喜歡的,胎動會特別頻繁。
音樂可以給我們快樂、健康和聰明。音樂學家對7歲以前學音樂的人做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比一般人更厚、更大。胼胝體大的孩子不僅是音樂好,在非音樂領域的表現(xiàn)也會更好。
音樂屬于右腦,右腦感性,是情感腦、藝術腦。
不必急著讓孩子彈琴考級,而是要細細品味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就像品味一道美味的菜,讓我們的生活更有養(yǎng)分。
分享一個大提琴家歐陽娜娜學音樂的故事。歐陽娜娜的姐姐是歐陽妮妮,她媽媽在妮妮還比較小、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情況下,直接讓她學鋼琴,每天練琴,她一開始還有點興趣,后來就很討厭這樣重復的動作。很痛苦,撐不到5歲,就不想再練琴。
但是歐陽娜娜,她是五歲多才開始學琴的。在五歲以前,她一直在美育上音樂課。她在彈琴之前,已經(jīng)快樂地掌握了歌唱旋律慢搖節(jié)奏、音樂欣賞、音樂樂理等,這些非常重要的音樂的語言。一開始學琴,她在豐富的基礎下,爆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三個月彈奏的曲目就超過了姐姐四年的量。于是就形成普通人眼中的:“歐陽娜娜很有天分”。
后來,就在偶然的機緣下她改學了大提琴,有鋼琴的學習基礎,就像你學了第二語言,你再去學第三、第四種語言就是非常容易了。現(xiàn)在歐陽娜娜成為最年輕的大提琴演奏家,她在臺灣、大陸等地舉辦過數(shù)場音樂會。并透過音樂領域成功的跨到其他的領域。
第二塊:為什么要學音樂?
快樂,放松,思考,紀律,善良,合作,堅持,負責任
1、音樂能帶來快樂,這個是最核心的。快樂地學音樂,當聽到音樂就可以想象到一些畫面,讓心飛起來,將煩惱趕走。
2、音樂是:thinking、moving、listening。
音樂的輕重、快慢,是有紀律的,在不斷聽和敲的過程中,當我敲這個音,是想好了才敲下去下一個音。音樂這一秒的呈現(xiàn)就是前一秒的思考,加上下一秒的準備。
這樣子反反復復練習,讓我們學會拿捏、謹慎、前思后想。
3、歌聲表達的背后,捕捉高低的背后是有一顆善良的心,強大的感受美和表達美的能力。
4、音樂除了獨唱、獨奏,還有合唱,所以團體需配合默契,全神貫注跟緊拍子,訓練團隊合作。
5、教會堅持。從音樂開始到結(jié)束,整個過程需要投入進去,有始有終,堅持到結(jié)束才能放松。
第三塊:在家家長怎么做?
家長說:我是樂盲,怎么幫到孩子音樂方面的學習?
1、給孩子一雙聆聽音樂的耳朵,和一雙會鼓掌的手。聆聽+肯定
2、重點不是家長你會不會音樂,而是做一個懂得聆聽孩子和欣賞孩子的家長。家長可以多裝傻,問問孩子學了什么好玩的,我都不會,你來當小老師教爸爸媽媽吧。
3、如何打造家庭音樂環(huán)境?
A、固定時間,放音樂,講故事,充滿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環(huán)境就有了。
B、固定的小角落,布置音樂角,可放一些簡單的小樂器,響板、鼓、手搖鈴等,還可以自制一些簡單的發(fā)聲樂器,例如塑料瓶里裝些小石頭,只要可以發(fā)聲就可以。
C、觀察孩子在這里會做些什么,可以錄下孩子自己敲打聲音的過程。多給孩子鼓勵,盡量具體,不要只說好棒。并表現(xiàn)出享受聽到這些聲音,或音樂的樣子。營造一個愛好音樂的氣氛,不用評論孩子的好或不好,對或錯。
4、給聽的喜歡音樂保留好、還可以和孩子商量分類。哪些是做手工時聽的,哪些是別的什么時候聽的。讓音樂成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5、在生活中多讓孩子剝雞蛋殼等動手操作、做十指分開的手部動作,提高手的靈活性,練琴會更好。
6、當希望孩子堅持練琴,不要說對錯,多說感受,如何陪伴練琴,一起面對困難,用視頻錄下困難的地方,一起請教老師。
Q&A 家長提問環(huán)節(jié)
曾老師,我家多多4歲8個月開始在美育上音樂列車,在美育學習音樂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歡樂。5歲半開始學習鋼琴,開始階段的鋼琴學習還是非常愉快地進行的,每天都有堅持彈琴,目前已經(jīng)一年,今年7月通過英皇三級。問題在于:我感覺到孩子的快樂和熱愛與剛開始時的感覺相比,有所削減,每天練琴都是家長和孩子的拉鋸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9月步入了一年級,請問如何處理學業(yè)和彈琴這兩方面的平衡?
1、家長要清楚為什么讓孩子學音樂,給她空間和自由,不要過分督促她。
2、養(yǎng)成孩子時間管理的習慣,可以將必須和喜歡做的事,畫成圖或是做成卡片放到桌上讓孩子自己知道。
3、讓孩子有自己做決定的權(quán)利跟能力,讓孩子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清單。
4、挑曲子彈琴的時候,你先問她,你今天想彈什么,或你想怎么彈?可以悠閑一點啊或是加快點的速度,讓孩子用好玩的方式去練琴。
總結(jié)重點,跟孩子來段談談時間管理的對話,談一談哪一些事情喜歡做和必須做。當她在做的時候啊,支持鼓勵她并做出評分。這樣子也在為最遠的未來做準備。
感謝愛學習的爸爸媽媽們對美育藝術線上課堂的關注和支持。
美育1983年成立于臺灣,34年來,我們專做0-18歲人群音樂教育,秉承“快樂成就音樂”的教育宗旨,把藝術的種子植根于孩子的生命素質(zhì)教育。
美育將達克羅茲的肢體開發(fā)與即興、奧爾夫教學的統(tǒng)合與漸進、柯達伊的手號與歌唱;三大教學法融匯貫通,并根據(jù)獨有的創(chuàng)意音樂故事教材,設計出完整的配備和師資培訓系統(tǒng),讓孩子在音樂、圖畫、舞蹈、戲劇、文學等藝術活動中,用聽、說、唱、跳、玩等不同形式表達,快樂學音樂,成就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