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三從”:
婦人有三從(1)之義,無專用(2)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儀禮·喪服》)
【注解】
(1)從:順從。
(2)專用:獨自行事。
二、“四德”:
九嬪(1),掌婦學(2)之法,以教九御(3)婦德、婦言、婦容、婦功(4)。(《周禮·天官·九嬪》)
【注解】
(1)九嬪:周制宮中的女官,掌管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和職事。嬪,音貧。
(2)婦學:古代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和職事,包括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
(3)九御:即女御,宮中的女官名。歸九嬪所管,每一位九嬪帶領九位女御,所以稱九御,主要是負責侍寢等各種雜務。
(4)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古代婦女所應學習的幾項禮儀和職事。
【故事闡述】
《儀禮》主要是論述冠、婚、射、喪、飲、祭等禮儀,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在《儀禮·喪服》的內容是記載居喪期間,各等親屬應該穿著的服飾。其中在子夏傳提到當時婦女為夫、為父服喪年限時,要求婦女應遵守“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三個規范,婦女不能獨自行事。
這三個規范是說,女子未出嫁時要順從父親,出嫁后要順從丈夫,如果丈夫死了就要順從兒子。這就叫做“三從”。
《周禮》主要是記載周朝官制,相傳是周公所撰,也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據《周禮·天官·九嬪》記載,九嬪是宮中女官,也是皇帝的九位妃子,負責管理宮中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
九嬪各帶領九位女御,教導女御學習“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四項宮中婦女必學的禮儀。婦德是指婦女要有貞順的美德,婦言是婦女應對辭令要婉轉得體,婦容是婦女儀態要端莊柔順,婦功則是指婦女對紡織、刺繡、縫紉等技能要熟練。這就叫做“四德”。
后來,“三從”及“四德”二語被合用組成“三從四德”這句成語。用來指中國古代婦女應具備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