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這部電影是馮小剛最深情的作品,它年輕、充滿活力卻又深沉,引人啟迪。 每一代的人都曾在歷史的舞臺上譜寫了自己的青春。面對青春時所經歷的那些悲歡離合,到最后都被芳華逝去那一刻的平靜而釋懷。 馮小剛等主創獻聲《那些花兒》 青春不是年華是心境;是無邊的憧憬與遠方;青春是你我的《芳華》,盛開的《絨花》。
芳華片尾曲,韓紅《絨花》
一曲《絨花》,時代的聲音響徹了整個青春。時過境遷,幾代人的芳華隨著歌聲的流動,已經穿越時空,觸碰到了青春的靈魂。一曲《絨花》,燃起那段塵封的歲月。
有人說,芳華是屬于一代人的《芳華》。聽到熟悉的旋律,看到電影中的場景,回憶一幕幕朝你撲來。
《駝鈴》
之后很多年,哪怕是到現在,部隊退伍的時候,都要抱頭痛哭唱這首歌壯行,這一幕對于所有的退伍軍人再熟悉不過了。
《儂情萬縷》
聽鄧麗君,林丁丁說,感覺好像在對自己一個人唱。那個年代,男女之間的摟摟抱抱可大可小,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判”流氓罪“,所以作為靡靡之音代表的鄧麗君,在那個禁欲年代難免引起軒然大波。
《草原女民兵》
女兵在排練舞蹈時的音樂。
《洗衣歌》
《沂蒙頌》
這段讓何小萍從瘋癲狀態喚醒的舞蹈,還記得吧?何小萍在空曠大地上的獨舞,顯得那么孤獨、那么美!
《送別》
劉峰要離開文工團,受處分下放到伐木連。只有何小萍一個人跟他送別,此時的背景音樂響起。還是這首歌有味道。
《英雄贊歌》
戰場上女兵慰問演出時唱的就是這首歌。“人民戰士驅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還記得嗎?演出結束,蕭穗子被臨時派去當通訊員,下面圖片就是蕭穗子跟戰友離別的場景。
當芳華褪去,歲月改變所有人,盡管我們都愛過、付出甚至放棄過,但一切都已不再重要,就像故事的結局:兩個沒被命運善待過的人終于在長椅相擁而坐,回憶過往,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愿你出走半生,但歸來仍是少年,這不僅是屬于那一代的青春,也是屬于我們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