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外篇中有一文章叫《至樂》,何為至樂?至樂,就是最大的快樂。這世上是否有最大的快樂?如果有的話,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呢?每個人的標準應該都不一樣。《至樂》里就記有莊子的一個小故事,說的是: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不但沒有大悲,反而唱起了歌。這是為什么呢?夫妻做到這個份上,豈不太過分了?
故事是這樣的:莊子的妻子去世了,莊子的好朋友惠子就到莊子家去吊唁,一進門,發現莊子兩腿叉開,像簸箕一樣坐著,手里敲打著瓦缶(古代的一種樂器),嘴里唱著歌。
這幅景象顯然讓惠子大驚,于是立刻說道:
“莊周啊,你和你妻子一起生活了那么久,你們一道養育了孩子,一道變老,一道經歷生死,你不悲哭也就算了,怎么還敲敲打打地唱起歌來?這不會太過分嗎?”
這語氣已經很明顯了,惠子很為莊妻抱不平,怎么亡妻尸骨未寒,丈夫就歡歡喜喜了呢?
莊子就說啦:“不是。我妻子剛走的時候,我何嘗不悲痛呢?”
但是我考察后發現,我的妻子其實一開始就未曾出生;不僅未出生,原來連形體也不具備;不僅沒有形體,原來連元氣都不曾形成啊。
這段話乍聽是很荒誕的,莊子你到底在胡說些什么?難道你不曾和你的妻子相遇?不曾攜手步入婚姻?婚后沒有朝夕與共?
如果說她從未出生、沒有形體甚至連元氣也不具備,那夜夜臥于你枕邊的又是誰呢?
莊子就解釋啦:“在若有若無、不可捉摸之間變化,形成了氣,氣變化后才有了形,形發生變化后才有生命的存在。”
如今生命又變化成了死亡。這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樣。
我的妻子就依照自然的運行方式,安安靜靜地休憩于天地之間,而我要是啼啼哭哭、悲悲戚戚的,那就是不通達生命的道理了。所以我不哭。
莊子的“破生死”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