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轉變理念 走出股票七大操作誤區
投資證券在國際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的故事車載斗量。由于它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性,又會神奇地改變整個人生的命運,從而吸引了全世界70%的中年投資者,不管是一般打工仔還是白領,都被驚心動魄的行情拴住了心。
殷保華講課時,經常給股民講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問巴菲特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最多的錢。此時,巴菲特什么也沒說,只是一只手捂著鼻子,而另一只手指向華爾街。不用多說,大家都清楚華爾街是股市和金錢的代稱。這個故事不管它是杜撰還是娛樂大眾,但它確實給人們以無限美好的遐想:股市是座有80%含金量的金礦,它造就了無數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但同時,也使不少淘金者從富翁又淪為“乞丐”,致富成為南柯一夢。
“那么,人生這種戲劇性改變的原因是什么呢?”交談中,記者問殷保華。
“我作過一個仔細的調查分析,”殷保華回答說,“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投資理念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在股票投資技術上存在著很多誤區。操作股票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事情,而我發現絕大多數散戶從不做投資分析,不管是基本面還是走勢技術分析,都一無所知。以為只要進入證券市場就會發財,不管是基本面還是走勢技術分析,都一無所知。以為只要進入證券市場就會發財,因而盲目投資,結果事與愿違,造成虧損累累。這實質上是必然的規律。”
“你認為他們怎樣才能在股市中改變失敗的命運走向成功呢?”
“轉變理念,克服盲目性,走出股票投資技術的誤區,”殷保華說。接著,他談了在實踐中他總結出的許多投資者投資股票的七大誤區:
投資股票的七大誤區:
(1)成交量上的誤區
(2)技術分析上的誤區
(3)“逢低買入,越跌越買”的誤區
(4)消息面的誤區
(5)大除權價格上的誤區
(6)市場股評的誤區
(7)基本面情況的誤區
(1)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成交量上的誤區
初入市就聽說,什么指標都可騙人,就是成交量不會騙人,什么放量跟進,大多股評人士有這樣一句話:放量即有大資金流入。幾乎每天“地毯式的轟炸”總是在大家的耳邊回響:“大盤沒量,不好”、“這個股票沒量,不好”。現在只要到股市中走一走,就會聽到有不少的股民會跟著那些分析人士一起喊“今天沒量,不好。”
其實,成交量是現在在股市中最會騙人的一種辦法,對倒造量騙散戶就是莊家發牌最好的辦法。所謂市場上流行的股票沒量就沒戲,這純粹是一個極大的誤區,沒量才能做底。打開電腦看周線,任何股票哪一天天量不是頂?坐莊的人只要用20萬股,自己買進自己賣出,對倒20分鐘,就足以吸引大戶室能看到電腦上走勢的股民去追漲,效果特好。另外,他們還常常利用撮合競價的伎倆,先掛5筆大賣單,再掛1筆小買單,最后在電腦上顯示的則是“主動性買盤”,以蒙騙投資者,掩蓋其真實目的。查看新疆天業(600075)的交易,1999年3月9日、2001年6月28日的成交量,分時成交明細表上每筆都顯示主動性買盤,騙人沒商量。
有一個通過量來判斷頂底的方法。你只要打開K線圖,把上面的K線部分拿紙遮掉,只剩下成交量的柱狀圖,然后你觀察一下,那個地方是天量,那個地方是地量。最后,你再把遮住K線圖的紙拿掉,看看你所記錄下的日子,天量所對應的其當天股價是不是近階段的最高價、長期的最高價或是在下跌當中。而無量或地量所對應的往往是底部價格區。這樣,不用計算,只用眼睛看看就能辨別真假,得出結論。2002年“6.24”放了一根天量,一跌就是400點。所以,決不可走入“放大量跟進”的操作誤區。
(2)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技術分析上的誤區
“跟著技術走”,嚴格按照公開的同一指標買賣股票。這又是一大操作誤區。許多股民多年來在股市非常用功,想從技術分析上面研究大盤走勢和個股走勢。無疑,技術分析是極其重要的,但都照前幾年流行的指標去做必是失誤頻頻。一是軟件中有70%的指標皆是隨機指標,什么金叉買、死叉賣,幾乎全是反的。二是大家都套用全國甚至一些中外股市都一樣的指標,能賺錢嗎?
因為誰都知道,人人都知道的技術指標那絕不是好指標,如KDJ、RSI、MACD等。市場中初入市的股民幾乎都學會了金叉買,死叉賣,可是你今天再把電腦打開仔細看一下,一整波大行情往往只有兩次是對的,一般除了真的開漲和開跌有兩次是成功的外,其中間全是反做的,特別是MACD更明顯了。如從圖五十四所示的上證K線走勢中可明顯看出,MACD中所標示的a、b、c、d、e點即“金叉點”和“死叉點”,他們所對應的大盤走勢圖皆為反向,如果投資者“按圖索驥”,必陷迷途。
(3)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逢低買入,越跌越買”的誤區
逢低買進,越跌越買,這時許多市場人士多年來一直這樣“教”散戶的。的確,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是逢低買入,那是指一只股票或大盤已真正運行到了底部區而實施買入。擔憂的股票已形成破位之勢,在下跌途中,如當年的億安科技股價從126元的高峰跌落下來,到100元、80元,許多人就喊“補倉”,后來,攔腰一般,跌落到60元算已經很“低”了吧,但是結果呢?成了中國股市跌得最慘、讓投資者損失最大的一只股票。還有許許多多類似的股票,明明開跌之勢已銳不可當,可一些市場人士不是去讓在高位套牢的人們立即止損出局,而是“鼓勵”他們越跌越買,美其名曰“攤低成本”,其結果是越“攤”,陷得越深,到最后糧盡彈絕之時,股價還在跌!
(4)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消息面的失誤
許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散戶平時炒股最愛聽消息,迷信消息,由于散戶交際少,技術分析差,自己沒有看盤的本領,只能打探消息,打聽哪只股票是黑馬,結果常常是丟掉了黑馬卻騎上了死馬。市場上有這樣一句名言:“誰都知道的好消息,絕不是好消息;誰都知道的利空,決不是利空。”
(5)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大除權價格上的誤區
在“股票七不買”中已談到大除權的股票堅決不能買,因為它正是利用人們喜歡貪便宜買低價的視覺上的錯覺。比如一只股從3元炒到20元,很少有人去接盤,但它要10送10除權后只有10元,價格低了一半,造成了價格低的錯覺,有的人就會去買。
(6)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市場股評的誤區
市場的分析人士大多出自于學校或某投資公司聘請的“專業人士”。他們沒有經過大資金實戰運作,對股市僅憑想象而評論,常常是非常荒唐可笑的理論也會出現在電臺、電視臺。
(7)走出股票操作誤區之基本面情況的誤區
這時殷保華反復講也是投資者最易走入的一個誤區。他多次撰文強調,炒股絕不能光看所謂的業績,F10人人都能看到,業績就算好得不能再好,全中國股民都能看到并全部買進,你想誰能賺錢呢?機構?大戶?散戶?
八大輸錢定律
殷保華除了總結散戶聽廣播、看報紙炒股輸錢的“順口溜”外,他還總結了在市場中輸錢的另外八大定律:
(1)夫妻共炒家庭資產,輸錢輸情。
(2)股友之間共炒資金,輸錢輸誼。
(3)同事之間合資炒股,輸錢輸信。
(4)聯合職員協作炒股,輸錢輸譽。
(5)委托人商討來炒股,輸錢輸盡。
(6)工作繁忙時做時停,輸錢輸時。
(7)不懂技術自以為是,輸錢輸名。
(8)喜歡扎堆總聽別人,輸錢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