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名“乞討碗”,卻是民間的“護肝良草”,大家都搶著挖,因為珍貴
在農村的野外,我們總是能看到各種各樣非常奇特的野草,讓人眼花繚亂。這些野草有長得高大的,也有長得極為矮小的,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有些認識的野草在我們生活中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有些人會以為長得極為矮小的野草一般都沒有什么作用,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如農村大名鼎鼎的透骨消,它就是一種矮小植物,但卻是民間了不起的“骨科圣藥”,在民間非常受歡迎。
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草,它不僅長得與透骨消一樣矮小,而且形狀也與透骨消相似,很多人都會把這兩種植物弄混淆了。不過,等到花開后就會一目了然了。
這種長得像透骨消的植物在我們家鄉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俗名叫做“乞討碗”。為什么叫它乞討碗呢?這是因為它的葉基有一處是分裂開的,只是稍微重疊了一下,于是重疊處有一個豁口,形似古時候乞丐用來討飯的碗,所以我們就叫它乞討碗,有些地方又叫乞飯碗、乞丐碗、乞食碗等。
其實,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學名叫做天胡荽。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其味辛而散,陽也,能通于天,故得名天胡荽”。
它在民間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別名叫做破銅錢,因它的葉子像古代的銅錢,只是中間豁了一個口,于是得名破銅錢。另外,假芫荽、野芫荽、盆上芫荽、鋪地錦、魚鱗草等都是它的別名。
乞討碗是傘形花科天胡荽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匍匐在地上生長的,莖看起來柔弱又細長,并且每個莖節上都有一些不定根,葉片兩面光滑無毛,邊緣有淺裂,呈復狀花序,開著又小又多的白色小花,猶如天空中的繁星點點,故而又有“滿天星”的別名。
這種乞討碗一般是喜歡生長在田邊、水溝、路旁、林下等比較陰濕的地方,而且在我國分布相當廣泛,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江蘇、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廣西、陜西、四川、貴州等省區。
乞討碗它雖是一種矮小植物,但是它的嫩莖葉卻是民間的特色美食,而且食用歷史悠久,可以用來做湯、煮面條、涮火鍋、煎雞蛋、炒食等均可,還可曬干泡茶喝,也是民間常用的保健涼茶,深受老一輩人的喜愛。
另外,乞討碗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主要還是因為它的藥用價值,其全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對黃疸型肝炎、肺熱咳嗽、感冒、咽喉炎、扁桃體炎、結膜炎、帶狀皰疹、膽結石等病癥均有一定的療效。
同時,經現代藥學研究證明,由于乞討碗味苦,有助于祛除體內的濕氣,而且還對乙肝、急性肝炎、肝硬化、黃疸型肝炎等肝臟疾病均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一些懂它的老人遇見都會挖些帶回家。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乞討碗嗎?它的俗名“乞討碗”,卻是民間的“護肝良草”,大家都搶著挖,因為珍貴,可惜如今不多見了。若你在家鄉遇見,還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