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為大家總結過中醫婦科學的一部分歌訣,沒有看過或是想要回顧的請戳這里: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剩余的比較重要的歌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月經病
▲
·月經病 ·
十、痛經
痛經一病易分辨,前痛為實后虛按。
濕熱清熱調血治,氣滯膈下少腹寒。
氣血虛弱用圣愈,腎虧益腎或調肝。
陽虛內寒用金匱,溫經湯下痛便安。
1、氣滯血瘀證:
理氣行滯,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湯
2、寒凝血瘀證:
溫經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湯或溫經散寒湯
3、濕熱瘀阻證:
清熱除濕,化瘀止痛——清熱調血湯加車前子、苡仁、敗醬草或銀甲丸
4、氣血虛弱證:
益氣養血,調經止痛——圣愈湯或黃芪建中湯或養血和血湯
5、腎氣虧損證:
補腎益精,養血止痛——益腎調經湯或調肝湯
6、陽虛內寒證:
溫經扶陽,暖宮止痛——溫經湯(《金匱要略》)加附子、艾葉、小茴香
十一、經行乳房脹痛
經行乳脹尋三臟,肝胃腎經入乳房。
肝郁逍遙自逍遙,胃虛四物二陳湯。
肝腎虧虛一貫煎,或用滋水清肝方。
1、肝氣郁結證:
舒肝理氣,和胃通絡——逍遙散加麥芽、青皮、雞內金
2、肝腎虧虛證:
滋腎養肝,和胃通絡——一貫煎或滋水清肝飲加麥芽、雞內金
3、胃虛痰滯證:
健胃祛痰,活血止痛——四物湯合二陳湯去甘草
——其余月經病伴隨病證難度不大,且涉及的題目較少,不建議花費過多時間用歌訣記憶,翻看熟悉即可。
帶下病
帶下病
帶下病
▲
一、帶下過多
帶下過多證型多,脾虛完帶病可瘥。
腎陽虧虛內補丸,陰虛夾濕知柏托。
濕熱止帶方正用,熱毒五味消毒活。
1、脾虛證:
健脾益氣,升陽除濕——完帶湯
2、腎陽虛證:
溫腎培元,固澀止帶——內補丸
3、陰虛夾濕:
滋腎益陰,清熱利濕——知柏地黃湯
4、濕熱下注:
清利濕熱,佐以解毒殺蟲——止帶方
5、熱毒蘊結:
清熱解毒——五味消毒飲加土茯苓、 敗醬草、魚腥草、薏苡仁
二、帶下過少
陰液不足帶下少,肝腎虧虛左歸找。
血枯瘀阻用小營,服后安然樂陶陶。
1、肝腎虧損證:
滋補肝腎,養精益血——左歸丸(方見崩漏)+知母、肉蓯蓉、紫河車、麥冬
2、血枯瘀阻證:
補血益精,活血化瘀——小營煎(《景岳全書》)+丹參、桃仁、牛膝
妊娠病
妊娠病
妊娠病
▲
一、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仔細辨,血虛當歸芍藥散。
虛寒膠艾湯奇效,氣滯逍遙莫遲延。
血瘀活血須安胎,桂枝茯苓壽胎丸。
1、血虛證:
養血安胎止痛——當歸芍藥散加首烏、桑寄生
2、氣滯證:
疏肝解郁,養血安胎——逍遙散
3、虛寒證:
暖宮止痛,養血安胎——膠艾湯加巴戟天、杜仲、補骨脂
4、血瘀證:
養血活血,補腎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
注:桂枝茯苓丸本來是妊娠禁用方劑。此處血瘀證用之,體現了“有故無殞亦無殞也”的觀點。但必須用保胎的壽胎丸來配合。不然有流產之虞。妊娠各病中的血瘀證,都用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
二、胎漏、胎動不安
胎漏胎動須分清,胎漏出血無腰痛。
氣血虛弱胎元飲,腎虛壽胎功分明。
血熱總用保陰煎,血瘀壽胎合桂苓。
1、腎虛證:
補腎健脾,益氣安胎——壽胎丸加黨參、白術或滋腎育胎丸
2、血熱證:
清熱涼血,養血安胎——保陰煎或當歸散
3、氣血虛弱證:
補氣養血,固腎安胎——胎元飲
4、血瘀證:
活血化瘀,補腎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
注:妊娠諸病之血瘀證,用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產后諸病之血瘀證多用生化湯),婦科之血熱證,用保陰煎的為多數(除了先期用清經散,崩漏用清熱固經湯)。
【用方趣記】保胎貴瘦(保胎的時候以瘦為貴)
保——保陰煎,胎——胎元飲,貴——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瘦——壽胎丸。
三、滑胎
滑胎七證重點病,腎虛氣陽精分清。
陽虛腎氣去澤瀉,氣虛用補腎固沖。
腎精虧虛育陰湯,脾腎兩虛安奠功。
氣血虛弱泰山磐,血熱保陰二至共。
血淤活血須安胎,壽胎桂枝與茯苓。
1、腎虛證
(1)腎氣不足:補腎健脾,固沖安胎——補腎固沖丸
(2)腎陽虧虛:溫補腎陽,固沖安胎——腎氣丸去澤瀉,加菟絲子、杜仲、白術
(3)腎精虧虛:補腎填精,固腎安胎——育陰湯
2、脾腎虛弱證:
補腎健脾,養血安胎——安奠二天湯
3、氣血虛弱證:
益氣養血,固沖安胎——泰山磐石散
4、血熱證:
清熱養血,滋腎安胎——保陰煎合二至丸加白術
5、血瘀證:
祛瘀消癥,固沖安胎——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
【用方趣記】保安泰,貴(在)于補腎
保——保陰煎,安——安奠二天湯,泰——泰山磐石散,貴——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于——育陰湯,補——補腎固沖湯,腎——腎氣丸。
產后病
▲
產后病
一、產后發熱
產后發熱證多端,邪毒五味失笑散。
外感風熱服銀翹,荊穗四物治風寒。
邪入少陽小柴胡,清暑益氣暑濕染。
產后血瘀用生化,血虛補中益氣丹。
1、感染邪毒證:
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五味消毒飲合失笑散加減或解毒活血湯加減
(若持續高熱,熱毒與瘀血互結胞中。治宜清熱逐瘀,排膿通腑——方用大黃牡丹湯)
2、外感證:
養血祛風,疏解表邪——荊穗四物湯加防風、蘇葉或參蘇飲
(外感風熱——用銀翹散;邪入少陽——小柴胡湯;暑熱——王氏清暑益氣湯)
3、血瘀證:
活血化瘀,和營退熱——生化湯加味或桃紅消瘀湯
4、血虛證:
補血益氣,和營退熱——補中益氣湯加地骨皮
注意:
產后之血瘀證多用生化湯,除了產后身痛之血瘀證用身痛逐瘀湯;感染邪毒證之變證——熱毒與瘀血互結于胞宮,用大黃牡丹湯
【用方趣記】五十補腎精(五十知天命,要健康,補腎精)
五十——五味消毒飲合失笑散,補——補中益氣湯,腎——生化湯,精——荊穗四物湯
二、產后腹痛
產后腹痛證分明,不通不榮兩元兇。
氣血虛弱腸寧湯,生化治瘀通用功。
1、氣血兩虛:
補血益氣,緩急止痛——腸寧湯或內補當歸建中湯或當歸生姜羊肉湯
2、瘀滯子宮證:
活血化瘀,溫經止痛——生化湯加益母草或散結定疼湯或補血定痛湯
注:產后諸病之血瘀證多用生化湯,除了產后身痛之瘀血證用身痛逐瘀湯。而妊娠諸病之血瘀證,用桂枝茯苓丸合壽胎丸的較多。
三、產后惡露不絕
惡露不絕三證分,氣虛補中益氣吞。
產后血瘀用生化,血熱總是用保陰。
1、氣虛證:
補氣攝血固沖——補中益氣湯加艾葉、阿膠、益母草
2、血瘀證:
活血化瘀止血——生化湯加益母草、炒蒲黃
3、血熱證:
養陰清熱止血——保陰煎加益母草、七葉一枝花、貫眾
注:注意對比學習(經量過多:氣虛用舉元煎或安沖湯,血熱用保陰煎,血瘀用失笑散)
婦科雜病
婦科雜病
▲
一、癥瘕
癥瘕四證血瘀共,氣滯香棱或蜇蟲。
腎虛補腎祛瘀服,痰濕蒼附合桂苓。
濕熱瘀阻黃牡丹,辨證論治有奇功。
1、氣滯血瘀證:
行氣活血,化瘀消癥——香棱丸或大黃蟅蟲丸
2、痰濕瘀結證:
化痰除濕,活血消癥——蒼附導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濕熱瘀阻證:
清熱利濕——化瘀消癥大黃牡丹湯
4、腎虛血瘀證:
補腎活血,消癥散結——補腎祛瘀方或益腎調經湯
注:癥瘕皆有血瘀之象,以小腹包塊為辨病要點——見題干中有“小腹包塊”基本可以辨病為癥瘕。
二、不孕癥
不孕病機虛實端,腎虛氣陽陰共三。
氣虛毓麟陽溫胞,陰虧養精種玉堪。
肝郁開郁種玉湯,瘀滯少腹膈下延。
痰濕內阻蒼附下,抱得麟兒笑開顏。
1、腎虛證
(1)腎氣虛證:補腎益氣,溫養沖任——毓麟珠
(2)腎陽虛證:溫腎暖宮,調補沖任——溫胞飲或右歸丸
(3)腎陰虛證:滋腎養血,調補沖任——養精種玉湯
2、肝氣郁結證:
疏肝解郁,理血調經——開郁種玉湯或百靈調肝湯
3、瘀滯胞宮證:
逐瘀蕩胞,調經助孕——少腹逐瘀湯或膈下逐瘀湯
4、痰濕內阻證:
燥濕化痰,行滯調經——蒼附導痰丸
歌訣參考 康康筆記
編輯: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