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1.[正確答案] D
[題眼解析] 聲音的發出不僅是口鼻諸器官直接作用的結果,而且與肺、心、腎等臟腑虛實盛衰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聲音的變化不僅能察發聲器官的病變,還可進一步推斷臟腑和整體的變化。太息,又稱嘆息,指情志抑郁,胸悶不暢時發出的長吁或短嘆聲。不自覺地發出太息聲,太息之后自覺寬舒者,是情志不遂,肝氣郁結之象(故選D)。
[知識拓展] 肺氣宣降指肺氣向上向外宣發與向內向下肅降的相反相成的運動。肺失宣降則見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謝障礙。(故不選A)。肺氣不足導致呼吸無力,動則氣喘(故不選B)。脾氣虛弱指脾氣不足,運化失職,以食少、腹脹、便溏、出血及氣虛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故不選C)。若腎精虧虛,腎氣衰減,攝納無力,肺吸入之清氣不能下納于腎,則會出現呼吸表淺,或呼多吸少,動則氣喘等病理表現,稱為腎不納氣(故不選E)。
2.[正確答案] D
[題眼解析] 奪氣是指言語輕遲低微,氣喘不續,欲言不能復言,是中氣大虛之象(故選D)。
[知識拓展] 錯語是指病人神識清楚而語言時有錯亂,語后自知言錯的癥狀(故不選A)。譫語是指神識不清,語無倫次,聲高有力的癥狀(故不選B)。獨語是指自言自語,喃喃不休,見人語止,首尾不續的癥狀(故不選C)。鄭聲是指神識不清,語言重復,時斷時續,語聲低弱模糊的癥狀(故不選E)。
3.[正確答案] E
[題眼解析] 咳嗽多因六淫外邪襲肺、有害氣體刺激、痰飲停肺、氣陰虧虛等而致肺失清肅宣降,肺氣上逆所致。咳聲重濁緊悶,痰多易咳,多屬實證,多因寒痰、濕濁停聚于肺,肺失宣降所致(故選E)。
[知識拓展] 咳聲重濁,痰白清晰,多屬外感風寒,多因風寒束肺,肺失宣降所致(故不選A)。咳聲清脆,多屬燥咳(故不選B)。咳聲如犬吠,伴有聲音嘶啞,吸氣困難,是肺腎陰虛,疫毒攻喉所致,多見于白喉(故不選C)。咳聲低微無力,多屬虛證,多因久病肺氣虛損,失于宣降所致(故不選D)。
4.[正確答案] E
[題眼解析] 白喉:咳聲如犬吠,伴有聲音嘶啞,吸氣困難,喉中有白膜生長,擦破流血,隨之復生,是時行疫毒攻喉所致(故選E)。
[知識拓展] 干咳無痰或少痰,不易咯出,多因燥邪犯肺或陰虛肺燥所致(故不選A);頓咳:咳嗽呈陣發連續不斷,咳聲終止時有雞鳴樣回聲。多因風邪與痰熱搏結,郁而化熱,阻遏氣道所致,常見于小兒(故不選B)。咳聲清脆低微,多屬虛證,多因久病肺氣虛損,失于宣降所致(故不選C)。咳聲重濁,痰白清稀,鼻塞不通,多因風寒襲肺,失于宣降所致(故不選D)。
5.[正確答案] D
[題眼解析] 病變的聲音包括:發聲、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噯氣、太息、噴嚏、腸鳴。打鼾屬于發聲而不是呼吸(故選D)。
[知識拓展] “上氣”是指肺氣不得宣散,上逆于喉間,氣道窒塞,呼吸急促的表現(故不選A)。“喘癥”是呼吸困難,短促急迫的表現,甚者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故不選B)。“少氣”又稱氣微,指呼吸微弱,短而聲低,虛虛怯怯,非如短氣之不相連續,形體狀態一般無改變(故不選C)。“短氣”指呼吸氣急而短,不足以息,數而不能接續,似喘而不抬肩,喉中無痰鳴聲(故不選E)。
編輯:青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