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發表的“套路”與真誠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這一網絡紅句真實的指出現如今每件事都有所謂的“套路”,當然學術論文也不例外。想要圓SCI發表的美夢,那么有些必要的“套路”我們還是需要學一學的。
Abstract
整體要求簡練,言簡意賅,因為絕大部分期刊對摘要都有字數限制,一般150~250字。首先簡單幾句話闡明研究背景和主要目的,然后引出自己的實驗(“In this paper…”; “Herein...” or “Here, we…”),主要陳述實驗結果,可提一下所用到的重要方法的名稱,然后給出主要的結論“There data suggest…”;最后總結拔高“In a word…”or “in summary…”。
此外,摘要中謂語動詞的時態基本上分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兩種。由于科研論文寫作通常采用一般現在時,所附摘要自然也多用一般現在時態。
Introduction
描述跟你的實驗相關的領域研究現狀及存在的或尚未解決的問題,自然的過度到你的實驗意義和重要性。“Although…,there are still…, so far”“Here, for the first time, we have used…”。
如果你前面已發過相關的文章,要插入引用一下 “ We recently showed that…”或“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 These results verify that…”“Here…”“ To explore this hypothesis, we generated…”。
寫好引言需要有大量的參考文獻做基礎,摘取短語、詞組、句子進行改編。調節好前后句子的順序及銜接。但引言不是綜述,往往只需點到為止,而不應無限度展開。總之,交待現狀、提出問題是引言的主要任務。隨后,便是研究的目的。
Materials & Methods
材料與方法應該說是論文中最容易寫的部分,盡量采用大標題( Headings )和小標題( Subheadings )逐步描述,可從別的文章摘到現成的方法描述,加以改編,替換成自己的實驗條件,變成自己的表達方式,可以簡單描述后加上參考文獻“ Briefly…”;也可以直接引用參考文獻“ The…method was performed as described previously ”。如果是自創方法,則應詳細描述,尤其提出改進點和注意點,以表明其創新性。
Results
這一部分很重要。結果的描述順序最好與方法的一致。宜采用相應的大標題( Headings )逐步描述。所有有關的試驗或觀察指標應以適當的形式表達,但應該高度精練。具概括性的結果表述或對有統計學意義或生物臨床重大意義的結果表述應體現在正文中。相應的圖表最好放在這些結果表述句末的括號中。
這部分不能像引言寫太多的理論性的東西。每段的開頭或一些連接的地方可以簡單地用一些理論性的或總結性的句子。在陳述你的實驗操作和看到的結果和表面現象時用過去時態,陳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結論性的內容時用一般現在時。
Discussion
這一部分最重要,最難寫,是大家最容易犯錯的地方。首先要注意,討論不能過多地羅列和重復結果部分的內容,這是常犯的錯誤,應該對你的結果做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必要時要將你的結果與他人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如有不同結果,需找出(推測)結果不同的原因。事實上,研究結果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但你的推測一定要符合邏輯。
在討論時一定要突出你論文中的新意和亮點。臨床研究的新意在于新療法,新診斷,新觀察;基礎研究的新意則在于新方法,新發現和新理論(假設)。任何新理論(假設)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研究基礎上的,但每項研究都有添磚加瓦的作用。所以,如果你的研究是基礎研究,你應該在討論中結合你的結果和他人的相關結果有邏輯性的提出新的理論(假設)。這樣你的論文才有份量。
Acknowledgements
這一部分主要感謝友情給你幫助的,如給過你質粒、細胞或其它材料的,技術服務及寫作指導的,最后寫基金號,寫多少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