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六味地黃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喻戶曉的中成藥,主要成分是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牡丹皮和茯苓六味藥材。
但你知道嗎,其實六味地黃丸過去是給孩子吃的藥方哦!大家可能會覺得枸杞子在胡說八道,這就要從六味地黃丸的起源說起了。
根據史料記載,六味地黃丸的配方首創者為宋代醫學名家錢乙,后被收入《小兒藥證直訣》一書中。
因為這個配方,治好了尚為孩童的太子“口不能言”的問題,才使得錢乙得到了當時皇帝的重用,并破格升為太醫。
現在六味地黃丸已經很少在兒科應用了,其主要的治療功效,還是滋補肝腎陰虛。
之所以被稱作六味地黃丸,是因為此方中,共有六味藥物,方中熟地黃具有具有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作用,為君藥。
而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的山茱萸、補脾溫腎的山藥等補藥為臣藥,而以牡丹皮、澤瀉、茯苓等具有清瀉作用的藥物為佐使。
達到了既能溫補肝脾腎,又能夠適當的對補藥帶來的濕氣、虛熱等進行清瀉,三補三瀉。
用藥平衡,是六味地黃丸最大的特點,因此古代醫家稱其為“滋補真陰”之圣藥。
然而,六味地黃丸雖然對我們身體益處多多,但它并非補腎神藥,更不是男性的補腎壯陽的神藥。
有些人并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使用了會對健康有所損害,適得其反,出現記憶力衰退,消化不良,腹脹,房事能力減弱等不良癥狀。
1、腎陰虛但脾胃功能不好者
雖說六味地黃丸是偏于補陰的藥,但方子內滋陰的藥偏多,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會妨礙消化功能,所以,即使你是屬于腎陰虛者,但脾胃功能不好,不建議服用。
2、沒有明顯腎陰虛的癥狀者不宜
腎陰虛表現為腰膝酸軟、煩熱、頭暈耳鳴等。
六味地黃丸雖說有補腎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時期吃了也不會有什么副作用,但長期服用,很可能出現腹滿、便溏、食欲不振等情況。
3、明顯腎陽虛者不宜
腎陽虛多表現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身體虛弱、喜暖畏寒。
許多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以為是因為腎虛引起的,于是就自作主張服用六味地黃丸,但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腎只是泌尿系統的重要器官,與性功能強弱沒有直接聯系。
上面枸杞子為大家介紹了,六味地黃丸是滋陰補腎的良藥,因此以上三種情況的朋友是不適合吃的。那么什么情況下適合吃六味地黃丸呢?
不論男人還是女人,如果有肝腎陰虛的癥狀,都是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調理和滋補。那么什么情況屬于肝腎陰虛呢,大體有以下幾個癥狀
1. 腰膝酸軟,五心煩熱。
陰虛而生“內熱”,所謂“五心”,是指手心腳心加心口這五個部位,如果這些部位經常出現潮熱,心中也經常煩悶的話,可能就是肝腎陰虛所導致。
2. 頭暈耳鳴,頭腦烘熱。
面赤頭痛,舌紅少胎,津液不足等情況,也有可能是陰虛內熱傷津的癥狀。
3. 疲倦乏力,小便不利或異常。
水腫,盜汗遺精等癥狀,也有可能是肝腎陰虛所導致的泌尿生殖系統癥狀。
4. 虛火牙痛,牙齦紅腫。
但情況都不是很嚴重,但口咽干燥,舌紅少津,是腎陰虛導致的口腔癥狀。
除了從上述癥狀判斷以外,一般判斷腎陰虛和腎陽虛,還可以從年齡上來判斷,通常說來,如果是中青年,同時具有上述癥狀,就屬于腎陰虛的問題。
而如果是老年人,特別是高齡的老年人,則出現怕冷,虛弱等腎陽虛的情況較多。
補藥再好,也不適用于所有人,大家在進補時一定要多多留意哦!